
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市民收到來自“上海交警支隊”的超速提醒,短信中不僅報出了真實姓名,車牌號也準確無誤。但其實這樣可信度極高的短信也是電信詐騙的新騙術。記者了解到,盡管工信部加大了對運營商實名登記制度的實施,但由虛擬運營提供的170號段因存在漏洞,正淪為騙子行騙的新工具。
10086催促兌換積分
沈先生的手機收到一條來自10086的“積分兌換現金”短信,顯示其積分可兌換216.8元現金,建議登錄網站并根據提示激活領取,短信末尾特地標注了“中國移動”四個字。
過了一天,相同的兌換短信再次發來,這次兌換的金額變成189.3元。在對比兩條短信后,沈先生發現“中國移動”每次提供的短信鏈接都不相同。
不僅如此,沈先生還聯想到,自己每次收到這樣的兌換短信后,手機都會莫名其妙地沒有信號,處于無服務狀態。這一奇怪現象引起了沈先生的重視,他趕緊撥打了10086官方電話咨詢。工作人員當即回復:“從未有過此類兌換活動,這是偽基站發送的詐騙短信”。
原來,不少用戶看到中國移動官方號碼發來的信息,會信以為真。進入鏈接后,頁面與移動掌上營業廳相似。網站系統會要求填寫身份證號碼、姓名、銀行卡賬號及手機號碼等信息,一旦用戶填寫,卡里的錢就會被轉走。而市民出現手機“無信號狀態”正是由于偽基站在群發短信時強行攔截了正常運營商的信號。
超速提醒指名道姓
如果說“10086積分兌換現金”是無目標的撒網式詐騙,那么,曾小姐收到的“高速路超速”短信則針對性非常明確。
數天前,市民曾小姐在滬杭甬高速公路上開車,手機收到了一條短信:“上海交警支隊提醒,滬GXXXXX某某某車主,您有2條嚴重超速,請打開鏈接查看超速記錄”。由于短信中準確寫出了曾小姐的全名以及車牌號碼,這樣精確完整的個人信息讓曾小姐一時有些難以辨別。
冷靜下來后,曾小姐反復研究這條短信,最終發現了異常。原來,發送這條信息的號碼是一個170開頭的手機號,通過網絡查詢,該手機號碼歸屬地竟然顯示為“山東臨沂”,屬于一虛擬運營商所有。
與此同時,記者向公安部門核實后獲悉,警方從今年起的確會發送便民提醒短信,但只針對有5起以上交通違法未處理的本市號牌機動車。需要注意的是,警方不會提供所謂的“查詢鏈接”,發送號碼也是官方號碼,而非虛擬運營商的手機號。警方表示,曾小姐收到的這條“超速短信”應該是一條附帶木馬病毒的詐騙短信。
170號段成詐騙新工具
對于這樣“72變”的電信詐騙,不少市民直呼:這種分分鐘都能掉進坑里的詐騙,簡直讓人防不勝防。而在這些新版電信詐騙中,更讓人有些招架不住的是,由于騙子掌握了大量的個人精確信息,迷惑性極強。
對此,市民提出了疑問:今年9月1日起,工信部不是已經嚴格要求運營商進行實名登記了嗎?為什么電信詐騙還能如此猖狂?難道就不能從這些手機號碼反向進行查獲嗎?
記者采訪后了解到,以170開頭的手機號碼是去年剛剛面世的新號段,有別于其他傳統三大運營商的電話號碼,是由虛擬運營商提供的專屬號段。多位辦案民警也證實,如今,騙子更喜歡使用170的號段。
原來,170號段電話卡大多由網絡電商營銷,一人可以購買多張電話卡,而且大部分套餐免漫游費、長途費。加之170號段比較新,很多市民對其熟悉度并不高,警惕性相對就減弱了。再者,在實名登記上,銷售運營單位對170號段的開戶等相關重要數據缺乏監管,這也讓不法分子有了空子可鉆。
記者在本市多處購買手機號碼的商鋪中發現,除了一些正規營業廳需要出示身份證之外,在火車站等一些人口流動較為密集的小作坊購買時則不用提供任何證明。此外,網購170號段也相當容易,幾乎只要20多元就能買到一個號碼,不需要任何身份證明。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