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人民網上海10月15日電(劉東 屠知力)10月15日,2015上海種業博覽會在位于崇明躍進農場的光明種業有限公司開幕。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上海種子行業協會副會長張國江主持開幕式。光明食品集團、交通大學、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崇明縣政府、市農業委員會等領導在開幕式上致辭。市內外種子企業、種業科研單位、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和科研人員300多人出席。2015上海種業博覽會的支持單位是上海市農業委員會,主辦單位是上海種子行業協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協辦單位是上海市農業科技服務中心、上海市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心、上海市種子管理總站。
據介紹,2015上海種業博覽會抓住上海建設國家科創中心的機遇,全面展示上海近年來在農作物種業育種創新和生產推廣上取得的新進展。博覽會分糧油種子、蔬菜瓜果種子和花卉種子種苗三個專場,集中展示了水稻、麥子、玉米、青菜、花椰菜、番茄、黃瓜、西甜瓜以及各類花卉新品種200多個。一批雜交粳稻、節水抗旱稻新品種和蔬菜瓜果、花卉新品種市場推廣前景良好。

上海種業博覽會糧油種子專場也在當日召開。參會人員出席上海種業博覽會開幕式后,參觀了由上海市農科院作物所、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上海師范大學、上海農科院基因中心、光明種業有限公司、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閔行種業有限公司等30多家單位選育或提供的80多個新優水稻品種的 田間現場以及企業展板。
在糧油種業論壇上,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林鴻宣院士就“水稻重要性狀基因位點發掘與應用研究“作了專題報告,介紹了他領銜的研究組在開展水稻抗高溫、耐鹽等抗逆性狀基因位點的分離克隆與功能研究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為作物抗逆育種奠定了基礎。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張大兵就“水稻分子育種進展”、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利軍就“培育節水抗旱稻”、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國江就“探討光明種業育、繁、推一體化的思路與途徑”、上海師范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李建粵就“水稻香味物質及香味基因研究進展”也分別作了專題報告。還有16篇論文作了書面交流。
與會代表參觀考察了光明種業的“上海優質稻米工程研究中心”的水稻育種基地,對光明種業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服務全國的經營理念,加快新優品種選育、示范、推廣,致力打造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的發展思路表示肯定,特別是參觀了光明糯1號,光明粳2號(銀香28)等高產優質的水稻新品種以后,代表們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據悉,光明種業有限公司是光明米業(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子公司,位于崇明島西北部,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地理位置,是建設育種基地得天獨厚的優勢,是上海市規模大、有影響的大型種業企業,光明種業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與人才資源,具有較強的科技研發優勢,參與實施的《大麥小孢子育種技術與"花11"的選育及應用》項目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是上海市安全應急稻麥種子儲備單位。建有進行種子培育、檢測的綜合實驗室,合作成立了“上海躍進稻麥良種繁育中心”、“上海優質稻米工程研究中心”、“中國水稻研究所上海試驗站”、“上海啤麥細胞工程研發中心”、“糧食種子育繁推綜合平臺”等種子研發平臺。2015年作為中墾種業發起單位,集結農墾系統多家知名種子企業,牽頭組建中墾種業,擬通過中墾種業的組建進一步優化農墾農業產業布局,促進農墾種業深度融合,協作共贏,形成涉及小麥、水稻、玉米、油菜、大豆、棉花等大宗作物的產品線,成立“南方雜交水稻、長江中下游稻麥、黃淮海麥玉、北方麥玉”為主的含研發、生產、營銷一體的種源中心,通過分階段實現種業全國布局,不斷拓寬發展領域,形成良性可持續發展新態勢,步入快速發展新軌道,提升行業地位和產業競爭力,力爭三年實現上證主板上市目標,努力培育打造全國種業行業里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的種子航母。
目前光明種業具有自主(或聯合)選育的稻麥品種有“花11”、“花22”、“海花1號啤麥”、“海豐1號”、“銀香18”、“花優14”、“空誘1號”等,擁有“揚麥11”上海地區獨家生產、經營權和“寧麥20”、“生抗2號”江蘇生產經銷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稻品種“光明粳1號”、大麥品種“申海麥2號”等11個稻麥新品種通過上海市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光明種業“自然之子”牌糧食種源在上海市郊的覆蓋率達70%,同時輻射到江蘇、湖南、安徽、河南、山東等省市地區,光明種業“自然之子”牌糧食種子的美譽度和影響力逐年提升。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