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據澎湃新聞報道,4月24日,家住上海市閔行區莘莊鎮春申萬科城的居民夏女士(化名)向本報質量報告投訴平臺反映,所在居委會近期分發新一批物資大禮包,但其中由上海老杜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杜食品公司”)生產的熟食制品“紅燒獅子頭”和“老上海風味熏魚”,有許多人反饋吃后拉肚子。

該小區居民在群里上傳的獅子頭、熏魚和臘腸外包裝照片
除了該企業,該小區居民們還發現,該批物資中,臘腸、醫用口罩等其他相關企業,也存在缺乏資質、屢被處罰等問題,經志愿者統計,有近百位居民稱吃完后出現腹瀉情況。
當天下午,春申萬科城居委會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已將該情況上報給鎮政府。
夏女士提供的志愿者統計截圖顯示,截至21日,根據萬科6個居民群和業主私信自述情況,累計因食物腹瀉的有:獅子頭76例、熏魚14例、臘腸4例和鍋巴2例。另有2例收到的熏魚袋子已漲開變質。

該小區居民反饋的拉肚子情況。部門問題物資已放至物業門口。
地方食藥監局介入
24日晚,記者記者致電前述涉事企業。江門市江海區秋楓味肉類制品廠工作人員稱,之前接到了居民電話反映相關情況。目前公司所在地的食藥監已經介入調查,等待結果。

生產該批紅燒獅子頭和熏魚的企業“上海老杜食品有限公司”,該公司擁有《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保障企業證明》,但“上海老杜食品有限公司”不是保供企業。同時,老杜食品公司曾多次經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局雙隨機抽檢后被責令整改,還曾因食品安全問題屢被處罰。
相關公司涉虛假宣傳
此外,老杜食品公司過往的處罰記錄里還涉及虛假標注食品生產日期、虛假宣傳等問題。如該公司因虛假標注食品生產日期,于2016年1月被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萬元;2015年11月,該公司被崇明區崇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0000元,處罰事由涉及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做出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2022年1月,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上海老杜食品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
相關公司缺乏資質
而春申萬科城居民們收到的其他物資,也存在相關企業缺乏資質等情況。如“相都兄弟芒果味吐司”的生產方為阜陽市春光食品有限公司。
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冊地位于安徽省阜陽市,法定代表人為陳奶明。工商信息顯示,該公司2022年3月最新發布的企業年報上,社保信息為0人。據阜陽市潁州區食品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表,2018年2月,該公司因生產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食品,被沒收違法生產的食品,并處于罰款人民幣10000元整。

夏女士提供的鍋巴外包裝照片,及居民在群里上傳的吐司外包裝照片。
居民收到的口罩曾被抽檢不合格
而居民收到的“醫用外科口罩”生產方為鶴壁市利康衛生材料有限公司。該公司生產的口罩曾被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查后發現不合格。

該小區居民收到的醫用口罩。
今年4月中旬,因寶山區居民同樣反饋“利康”口罩問題,寶山區市場監管局發布相關核查情況,稱“供應商提供了生產日期為2021年12月3日的成品檢測報告,檢測項目均為合格。”
疫情防控不能打亂仗
據半月談點評,疫情期間,上海多個街鎮在發放生活保障物資大禮包的過程中,被居民投訴存在以次充好等質量問題。
對此,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需要強調的是,政府免費禮包不是免責產品。出了問題,除了對相關供應商依法采取強制措施,還要對可能存在的失職瀆職或是利益輸送行為依法追究責任。
生活物資供應保障事關千家萬戶,是疫情防控的基礎和關鍵所在。對于上海這樣一座 2500 萬人口的超大城市而言,保供工作意義重大,政府發放的生活物資免費大禮包不容有失。尤其是對部分不熟悉網購的老年群體來說,政府的免費大禮包更是解了 " 燃眉之急 "。
政府免費大禮包的積極作用需要肯定,但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也是抗疫工作的基本要求。
從居民反映的情況看,有的禮包以次充好,將劣質或不合格產品發放給居民;有的禮包選擇多次被行政處罰的企業的產品,整體質量令人懷疑;還有的禮包選擇打擦邊球的 " 山寨品牌 ", 被網民紛紛吐槽。有人形容,網絡上曬出的各種問題禮包,好像開了一次朋友圈 "315 晚會 ",嚴重影響抗疫士氣。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發放的免費大禮包相當部分是由財政買單,也就是說,花的是納稅人的錢,理應受到監督。免費大禮包出現問題,既是對財政資源的浪費,更是對政府公信力的傷害,必須嚴肅追究、徹查到底。
據了解,政府免費大禮包的供應商,有一部分來自于市區兩級的保供企業名單,還有一部分由相關街鎮自行選擇。
在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必須追問一句,這些保供企業的資質是如何認定的?
相關保供工作人員對產品質量是如何把關的?從已披露的案例看,這些問題禮包,有的是質量缺陷肉眼可見,有的是生產廠商多次上行政處罰 " 黑榜 ",用小程序一查便知。這讓公眾質疑的不只是產品質量,還有保供工作體系可能存在的制度漏洞。
針對市民反映,21日召開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回應,的確發現部分免費發放的保供物資存在質量問題,主要是生鮮食品存在質量問題。對于相關違法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將堅持從嚴從快的原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在此之前,上海的公安、檢察院和紀委監委等部門也第一時間介入調查,加大涉疫刑事犯罪打擊力度,對存在失職瀆職的干部免職并進行黨紀政務立案,堅決維護市民群眾切身權益。
疫情防控不能打亂仗。日常情況下,政府大宗采購,必須走嚴格的招標程序。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有些程序可以簡化,但要求不能降低、責任不該放松。人們希望,不僅要對眼前的問題禮包進行嚴查徹查,更要在疫情結束后,針對保供物資采購組織一次專項審計,給人民群眾一個明明白白的抗疫賬本。
保供物資有問題?上海多部門出手!
疫情期間,上海發現部分保供物資疑似存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引發廣泛關注。
對于居民反映的上海閔行區虹橋鎮發放的保障物資存在“粉絲生產企業于兩年前注銷”的問題,閔行區市場監管局表示:“龍仁粉絲”供貨商被立案調查。

對于浦東、普陀等區居民反映的叫花雞過期的問題,嘉興三珍齋食品有限公司表示,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公司將積極配合,及時還原事實,一定依法對自身產品負責,懇請各方監督。

貼有修正簽的扒雞包裝封面和揭開后。受訪者供圖
4月23日,上海公安局、上海市場監管局、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等多部門發文。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
對生活物資保供禮包實行提級管理,加強對供應商資質資格審定;對保供禮包質量和食品安全進行抽樣檢驗。發現不符合要求的,立即通報商務部門,一律不得向市民發放;上海要求暢通12315電話,提高對投訴舉報的處置效率;保供禮包發放組織者承擔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上海市場監管局:
上海市高度重視包括生活物資保供禮包在內的食品安全和質量工作,針對市民關心問題進行專題部署,要求按照“四個最嚴”標準,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場所、重點品種,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確保保供生活物資質量和食品安全。
上海公安局:
上海公安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行為,先后快速偵破多起銷售劣質豬肉案件。
上海警方將對此類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為始終保持“零容忍”。
上海市紀委監委:
近期,上海市多個鄉鎮、街道在發放生活保障物資“大禮包”的過程中,發生了被居民投訴存在以次充好、質量低劣、“山寨品牌”,甚至有過期產品、變質食品等問題。
針對這一情況,上海市紀委監委要求各區紀委監委、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提高思想認識、緊盯重點環節、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對保供物資采購發放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嚴防“大禮包”腐敗。免費“大禮包”出現問題,既是對財政資源的浪費,更是對政府公信力的傷害,必須嚴肅追究、徹查到底。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