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拼多多“秒拼”事業群小二樂福表示,從這名消費者處已證實,該車輛系消費者本人與特斯拉簽了訂購協議,消費者本人自用且無任何轉賣意愿和意圖,其購車用車也并未有任何“惡意”。

據騰訊新聞8月14日報道:8月14日下午,特斯拉稱,已拒絕向拼多多“限時秒殺”頻道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并聲稱這批消費者涉嫌違反了特斯拉“禁止轉賣”條款。特斯拉會依據合同違約條款單方面取消此訂單。
對此,拼多多“秒拼”事業群小二樂福表示,從這名消費者處已證實,該車輛系消費者本人與特斯拉簽了訂購協議,消費者本人自用且無任何轉賣意愿和意圖,其購車用車也并未有任何“惡意”。
樂福表示,對于特斯拉拒絕履行與消費者訂立的合同,作為“補貼”方的一名行業小二,對此表示遺憾,支持消費者依法維權,并將積極落實車輛交付工作。
樂福表示,消費者理應被善待。招牌大了,不應豪橫,店大了,不應欺客;手握先進技術,更應心態平和,積極善待消費者信任。
據悉,該事件源于7月拼多多的一次限時秒殺。當時拼多多在秒殺活動中將2019款特斯拉Model 3的到手價降到了25.18萬元,比官方指導價便宜4萬元,秒殺數量為5輛,活動主辦方為宜買車。
對此,7月21日特斯拉發表聲明稱,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就該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也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有過任何形式的委托銷售服務。
隨后,拼多多回應這份聲明稱,拼多多已經與商家進行核實,車輛是正品的特斯拉,而且能夠享受新能源車型的補貼政策。
然而,今日特斯拉進一步表示,已經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

附:拼多多小二樂福回應“5輛特斯拉”事件全文:
希望消費者能被善待
今日下午,特斯拉方面稱,已拒絕向拼多多“限時秒殺”頻道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并聲稱這批消費者涉嫌違反了特斯拉“禁止轉賣”條款。特斯拉會依據合同違約條款單方面取消此訂單。
作為一名秒拼事業群小二,我從消費者處了解到情況如下:
1、該消費者主動告知了特斯拉,自己接受了拼多多的補貼。但確系其本人與特斯拉公司獨立簽署訂購合同,消費者本人在特斯拉官網下單并且不會轉賣,只會自用情況下被特斯拉明確拒絕交付的。
2,拼多多與宜買車,根據活動承諾,已經為該名消費者提供2萬元車款補貼。
3,特斯拉拒絕履行與消費者訂立的合同,作為補貼方對此表示遺憾,但我們支持消費者依法維權,并積極落實車輛交付工作。
我個人認為,招牌大了,不應豪橫;店大了,不應欺客;手握先進技術,更應心態平和,積極善待消費者信任。
火箭發射上天了,依然能接地氣并保持幽默,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
特斯拉:從未委托其他平臺或商家銷售,針對轉賣訂單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另據36氪獲悉,此前有消息稱,特斯拉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特斯拉中國方面表示,公司曾在多個渠道公開明確表示特斯拉官方網站為新車唯一正規購買渠道,且從未委托其他平臺或商家進行銷售活動。

在特斯拉與客戶簽署的購車協議中也有明示,任何涉及轉賣的訂單,公司有權單方面解除該協議。
特斯拉中國提請消費者留意,參與任何非官方授權活動都將存在權益可能受損的風險。另外,針對轉賣訂單現象特斯拉中國將堅持一貫原則,并保留追究相關方法律責任的權利。
拼多多團購車主起訴特斯拉官司能打贏嗎?
另據上海大邦律師游云庭解讀:特斯拉和拼多多、特斯拉和消費者、拼多多和消費者。特斯拉只有在這三重法律關系里找到違法內容,才有機會找到不予履行和消費者合同的法律依據。
據媒體報道,拼多多近期舉辦了特斯拉汽車的萬人團購活動,但特斯拉稱未與拼多多就該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并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理由是這一活動不符合特斯拉的交付政策。
先說下我理解的這個事情的法律本質:拼多多作為銷售平臺通過補貼消費者的方式做了一個市場活動,代消費者在特斯拉網站訂購其汽車,并通過特斯拉網站和特斯拉公司締結了一個訂購汽車的合同。現在特斯拉拒絕履行這個合同向消費者交付汽車。今天筆者就分析一下此事中特斯拉是否違法?拼多多團購車主起訴特斯拉官司能贏嗎?
此事中有三重法律關系:特斯拉和拼多多、特斯拉和消費者、拼多多和消費者。特斯拉只有在這三重法律關系里找到違法內容,才有機會找到不予履行和消費者合同的法律依據。但筆者研究了一下,發現很難:
一、拼多多的萬人團活動侵權特斯拉嗎?
就拼多多的特斯拉萬人團購活動,特斯拉公司通過微博稱:未與拼多多就該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或任何形式的委托銷售服務,亦未就此次團購活動向拼多多銷售過任何本司生產車輛。如果拼多多未經特斯拉授權就以其名義進行促銷的,法律上特斯拉可以追究拼多多侵犯商標權和虛假宣傳的責任。
但就本次事件而言,追究商標侵權和虛假宣傳都有難度。先說商標侵權,如果拼多多的萬人團最終讓消費者買到了假貨特斯拉,那就構成了商標侵權,但現在拼多多是通過特斯拉官網代消費者購買,指向的是真貨,所以就不構成商標侵權。
同時,拼多多App的頁面上顯示其萬人團的產品是特斯拉汽車,并沒有說和特斯拉公司合作或者活動其授權的內容,所以也較難認定為虛假宣傳。
可能有朋友會問,特斯拉公司生產的汽車,他說給誰銷售就給誰銷售,不經他同意就不能銷售不是天經地義的嗎?這個說法當然沒問題,但拼多多這次是給消費者補貼,然后代消費者到特斯拉網站下單,這是在特斯拉現有銷售框架下做的促銷行為,并沒有自己銷售特斯拉的車。所以特斯拉要追究其虛假宣傳責任難度不小。
二、拼多多萬人團構成對特斯拉的直銷模式構成不正當競爭嗎?
拼多多自己掏錢補貼消費者買車,特斯拉為什么不樂意?很可能是因為特斯拉認為拼多多破壞了其商業模式。特斯拉汽車銷售的模式是直銷,不通過第三方,而拼多多卻通過萬人團活動告訴消費者:通過拼多多平臺購買特斯拉的車有補貼,這會導致大量消費者以后要購買特斯拉汽車會先上拼多多,就破壞了特斯拉現有的銷售渠道,同時,拼多多的補貼也擾亂了特斯拉的價格體系。
目前,我國保護商業模式的主要依據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如果特斯拉要證明自己的商業模式是受保護的,就要證明拼多多的行為違反了公認的商業道德。但從筆者的經驗來看,這也很難,核心問題是:給消費者補貼是有益于其權益的事情,所以法院把給消費者補貼認定為違反商業道德的可能性非常小。
雖然1993年版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曾有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但2017年反法修訂時,這個規定已經被廢止。現在各大電商平臺促銷是低于成本價銷售已經是常態,所以拼多多在銷售渠道競爭中補貼消費者的行為被認定違法的可能性很小。
三、消費者通過第三方在特斯拉網站提交信息購買車輛有問題嗎?
媒體報道稱:特斯拉交付專員聲稱,拼多多的行為,違反了特斯拉汽車訂購條款中明確約定的禁止轉賣條款,特斯拉會依據合同約定的購車方違約條款取消此訂單。
判斷拼多多代消費者在網站下單是否有效,還是要看合同條款的約定。特斯拉公司《汽車訂購協議》有這樣一個規定:禁止轉賣。Tesla直接面向最終客戶銷售汽車。對于任何我司認為其目的是為了轉賣的訂單或者有其他非善意目的的訂單,我司有權單方解除本協議。特斯拉如果援引此條款拒絕履行合同,可以有兩個理由:構成轉賣,或者認定為其他非善意目的的訂單。
筆者認為代下單不構成轉賣,轉賣是要先把汽車買下,再賣給第三方,而現在拼多多則是代客戶下單,是以客戶的名義直接購買。

至于非善意目的的訂單,則解釋的彈性較大。雖然特斯拉可以給出很多非善意的說法,比如未經授權銷售、未經授權進行市場活動、代下單違反銷售政策等。但根據筆者的經驗,為了維護交易安全,我國法院對于已經締結的合同的解除向來持非常慎重的態度:
如果一方要解除合同的,必須給出非常有力的依據,要證明拼多多代下的訂單構成非善意目的的訂單,應當需要證明這個非善意目的訂單給特斯拉利益造成了重大損害才行。而就目前的事實來看,這個證明的難度是相當高的。簡而言之,我覺得法院不會因為特斯拉主張這個代下單是非善意目的的訂單就判決解除合同。
目前特斯拉對拼多多代消費者下單的證據也是不足的,目前特斯拉給消費者的說法是:我司懷疑此訂單為拼多多或其他商家以您的名義下單……這里的句式是懷疑,他們并不一定能證明被取消的訂單是為拼多多或其他商家的代為下單的。如果打官司時消費者不承認代下單,而特斯拉又沒有證據,官司直接就輸了。
綜上,筆者判斷,特斯拉單方面解除合同的行為缺乏法律依據,如果消費者起訴特斯拉,要求其繼續履行合同的并承擔違約損失的,法院大概率會支持。
游云庭,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識產權律師,電話:8621-52134900,Email: yytbest@gmail.com,僅代表作者觀點。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