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網購商品,寫明了投遞到家,快遞小哥偏偏“自說自話”去放到智能快遞柜或者代放點。相信不少市民都遇到過關于快遞“最后一百米”的煩惱。此外,如果未及時取件,還有可能遭遇被收取滯納金的情況。亂象頻出,使人不禁發問:智能快遞柜的興起,初衷是為了方便消費者取件和寄件,怎么到最后竟成了快遞員的“偷懶神器”?

今年6月,交通運輸部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該法規將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針對未經收件人同意,快遞員擅自放柜等投訴熱點,《辦法》作了明確的操作規范要求。
送貨到柜遇吐槽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我們先來聽一聽普通消費者對快遞柜的種種吐糟。
00后在滬大學生小徐:快遞員“不打招呼”送到快遞柜司空見慣。這樣確實可以提高快遞員的投遞效率,卻大大增加了消費者的時間成本。我是大學生,大學的面積會比居民小區更大,我們學生去快遞柜取一次件,經常需要耗費半小時以上步行往返。如果快件恰是急于上交的文件,當天課程又排得很滿,我不得不在大學“互幫互助取件群”中求助,有償拜托別的同學跑一趟。
80后家庭主婦曹女士:收件人不在家,或者不方便取件時,快遞小哥放在快遞柜確實挺方便的。但對很多需要送貨上門的人群而言,擅自送貨到柜的行為實在“不友好”。比如,很多80、90后年輕小家庭,白天只有一人在家帶娃,孩子還小,家長一刻都不能離開,怎么出門去拿快遞?如果特別急著取件,我只好抱著孩子下樓,真的是徒增麻煩。還有,一些獨居老人網購大米、食用油這些特別重的東西,他們年紀大了腿腳不好,根本很難搬回家。小哥如果把快件直接放到柜子里,老人還得再請鄰居或者居委干部幫忙搬回家,又要麻煩別人了。
70后上班族黃先生:快遞服務本身也是一種商品,我們支付的郵費就是用來購買它的,所以我覺得快遞員擅自送到快遞柜,意味著快遞服務打了折扣。更何況,快遞柜設置的初衷只是針對時間無法匹配的特殊情況。若是提前溝通上門時間,很多時候根本沒有使用快遞柜的必要,完全可以實現“門對門”的投遞。
用戶權益有新規
那么10月1日起實施的新規能有效規范快遞末端服務行為嗎?記者劃重點了。
《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提出,“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當征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應當按照快遞服務合同約定的名址提供投遞服務。寄件人交寄物品時指定智能快件箱作為投遞地址的除外?!薄掇k法》還規定了收件人的相關權利,以及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使用企業的相關義務。
記者還注意到,以后有一些物品是不能隨意放至智能快遞柜里的?!掇k法》第二十三條說明,“寄遞詳情單注明快件內件物品為生鮮產品、貴重物品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不得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與寄件人另有約定的除外?!?/div>
超時取件的“二次收費”是否合理呢?《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應當合理設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內不得向收件人收費?!?/div>
督促整改“零容忍”
國家郵政局介紹,當前違規收費及不正當經營行為主要表現為:
■在投遞環節以超派送范圍或經營困境為由,強行向收件人加收快件投遞費;
■當遇到收件人自取快件時,無正當理由,向收件人額外收取保管費;
■未經收件人同意,把快件放置到鄉鎮網點或其他代收點,不按約定名址投遞到人。
消費者遇到快遞末端違規收費的情況,可撥打省會區號+12305進行投訴。
■各級郵政業申訴中心將接聽消費者電話及投訴問題線索進行單獨記錄,并移交郵政管理部門,郵政管理部門將及時調查處置;
■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將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督促企業整改。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