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9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2020年要實現全面小康,絕不丟下一個貧困群眾。要實現這個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一線的帶頭人。
鏗鏘玫瑰帶領震后村莊翻山脫困
在四川省北川縣的五星村有個遠近聞名的“女漢子”,她是五星村村委會主任余紹榮。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在五星村所有房屋損毀的情況下,她帶著群眾翻山脫困,終于在2016年完成了脫貧摘帽。
在2019年五星村第一次村兩委班子會議上,余紹榮表示,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是發展產業,春耕播種。五星村歷來有種植黃連的傳統,但2008年地震過后,村里的800多畝耕地只剩下了400畝,人均還不到一畝地。沒有地,就沒法發展黃連產業。
這些年來,余紹容帶著五星村村民跑遍了整個北川縣城,終于在30公里外的山上找到了適宜規模化種植黃連的土地。

這天,余紹榮帶著記者踏上了艱難曲折的山路,要到達余紹榮找到的那片土地,只能經過這條無法開車的山路。這條路,她已經記不清走過多少遍了。她說她不覺得累,只要能掙錢就有動力。
奔波了一天的余紹榮,回到家見到了家人。自春節之后,余紹容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跟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頓晚餐。
對于這些年自己走過的扶貧路,余紹榮感慨萬千。為了扶貧,她流過很多眼淚。她說她一定要加油,要讓五星村的老百姓富起來,也要讓自己富起來。
在扶貧一線,像余紹容這樣的女帶頭人有很多,她們為了讓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常常顧不上自已的小家。她們是綻放在扶貧攻堅道路上的“鏗鏘玫瑰”。
“白領”帶頭人讓全村每年銷售上千萬農產品
在四川省蒼溪縣岫云村,也有一位讓當地百姓信服的帶頭人。他放棄了成都的“白領”工作,毅然回村當起村支書,用10年堅守,帶領全村百姓走出了一條產業脫貧路。
蒼溪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其中的岫云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多年前村里只有一條坑坑洼洼的土路通向外界,這里是李君的家鄉。他說他小時候記憶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媽媽對他說“我把豬賣了給你交學費”。
后來,他考上成都一所大學并開始創業,終于事業小有所成。但他不甘心鄉親們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毅然選擇回村重振家園。
李君覺得,小農戶是這個社會最需要關注的弱勢群體,他們只能通過市面上的二道販子來銷售產品,甚至沒有議價權。
2009年底,村兩委換屆,李君當選岫云村黨支部書記。他四處去“化緣”籌措資金,為村里修路。路修好了,村民們養的豬就能賣出去了。他尊重鄉親們傳統的種養方式,鼓勵他們維持小農戶的精細化生產,同時成功開展了“遠山結親,以購代捐”的活動。在活動現場,有10多個企業、50多個愛心家庭,現場認購了五十多萬元的農產品,價格均高于市場價30%以上。
2017年,李君還開辟了網上銷售平臺,全力為鄉親們打通市場渠道。
在成都的餐廳,記者觀察到,食品的價格并不便宜,包子4元一個,餃子22元一份。可是,這樣高的定價卻仍然顧客盈門。
這家餐廳每個月平均有60多萬元的營業收入,一年可以消耗掉價值1000多萬元的農產品,而這些食材都來自于300多公里外的蒼溪縣岫云村。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