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今年春節后,江蘇揚州宣布在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期間,對外開放揚州市政府西大院、揚州生活科技學校、揚州大學瘦西湖校區三家單位的內部食堂,方便外來旅游者就近就餐。據媒體報道,在剛剛過去的清明節期間,三家食堂吸引了前來“嘗鮮”的市民和游客。
揚州是享譽中外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從精英消費向大眾消費過渡的當下,市場競爭漸趨激烈;一座城市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要想贏得游客的尊重、信任和社會認同,除了美景之外,還必須有“精神之美”與“價值之美”,讓游客享受更有品質的“慢生活”。
在揚州著名景區瘦西湖附近,三家單位的食堂對外開放,彰顯了“揚州歡迎你”的姿態與格調。食堂在食品安全管控、地方特色菜肴烹制等方面具備較高水準。通過開放食堂,不僅滿足了游客們從“將就吃”到“講究吃”的消費升級需求,也讓他們真正產生“賓至如歸”的感覺。
對于本地市民而言,“內部食堂”揭開神秘的面紗,能讓人感到公共機構“與民同餐”的品位與情懷。三家食堂“不以營利為目的,所有菜品按成本價收費”的經營理念,切實做到了讓利于民,讓市民與游客得到了實惠,允許“窮游族”毫無顧慮地吃個飽。
美國社會學家薩姆納創造了“外群體”和“內群體”兩個概念,認為人們經由“內群體”不僅可以得到相應的利益,也會對所屬群體持有親切、安全、認同和熱愛、忠誠等情感,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外群體”。長期以來,“內外有別”塑造的距離感與隔閡感,在不同的社會群體之間建構了人為的藩籬。“內部食堂對外開放”改變了“內外有別”,彰顯了揚州開放、流動、共享、親民的胸懷。
在筆者所在的華中師范大學,也有一家毗鄰商圈的食堂對外開放,緩解了周邊年輕職場人士“吃飯難”的問題。盡管“內部食堂對外開放”會提升管理成本、增加安全風險,但并非不可克服。相比之下,資源配置的優化,以及彰顯城市開放、包容的精神,這些構成了更豐富的社會效益。在全域旅游方興未艾的今天,此舉擦亮了城市名片,提升了城市美譽度,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
“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一個懂得換位思考、體諒他人、便利他人的地方,一座愿意“成人之美”的城市,自然會讓游客“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伴隨著社會流動的加速,公共機構打破傳統觀念對外開放,不妨再多些。
崇明商家網表示:官員最怕老百姓當面提問題,給難堪,怕見群眾,怕麻煩、怕被打、怕被罵,一個“怕”字代表全國絕大多數職能部門官員。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