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子宮內膜異位性疾病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癥,主要表現為痛經、月經過多、不孕等,目前沒有理想的治療方法,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不少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癥雖是良性腫瘤,但具有惡性行為,即容易種植和復發。對于臨床上檢查直徑大于等于4公分,囊腫本身就可以破壞卵巢營養外基質,影響卵巢的功能,故要盡早就診和必要的治療。
有些巧克力囊腫(II型),囊腫與正常卵巢組織交界層次不清,手術剝離時容易發生分離困難,易導致術中出血,盡量減少電凝止血,以免加重對卵巢的損傷。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囊腫患者可有1%或更高的惡變率,一旦惡變治療原則完全不同,且預后較差。對于血液檢查CA125增高大于200U/ml、直徑大于10公分或囊壁有乳頭凸起、疼痛的性質改變的患者要警惕惡變的可能。
手術后要根據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分期給予鞏固治療,所用藥物有的會抑制腦垂體的活動,影響生殖內分泌功能,可能導致出現更年期癥狀等。更年期癥狀嚴重的要給予性激素補充治療。
子宮腺肌癥病人容易發生月經過多,甚至發生貧血、低蛋白血癥,如果治療不及時嚴重者可以導致心力衰竭,危及生命。同時該類患者的血液呈現高凝狀態,用孕激素止血的同時要注意靜脈血栓的發生。完成生育功能的患者治療后建議子宮內放置"曼月樂環",防止復發,可同時輔助中藥治療(如紅藤合劑等)會有更好的療效。這類病人長期疾病的困擾容易出現抑郁和焦慮,請醫生、患者和病人家屬都應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
目前該類疾病發病原因不清楚,但是臨床上發現過早的性生活、多次的人工流產、清宮等是其重要的誘發因素,因此建議女性加強保護自我健康,杜絕反復人工流產手術。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