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雙休日業務受理時間明明是8:30—11:30,可市民10點20分來到辦理大廳被告之“今天不再發放預約排隊號了”。市民朱女士講述了周六當天在浦東新區滬東新村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遇到的情況。根據朱女士的說法,工作人員的解釋是“前面還有30多人在排隊,再受理當天上午就沒法按時結束工作了”,這樣的答復讓市民無法接受。

提前1小時已停辦業務?
朱女士告訴記者,上午10點20分,她來到浦東新區滬東新村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理殘疾人證明。然而當她打算在自動取號機上領取排號等候單時卻被保安攔下,并告知“今天已經不能領號了”。
對此,朱女士十分不理解。根據該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門口對外張貼的服務時間顯示,雙休日和國定節假日為:上午8:30—11:30。自己明明是在規定時間內前來辦理業務的,為何不能正常取號等候?
對于拒絕受理的原因,朱女士稱,一名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前面還有30多位領號的市民正在等候,如果當天再繼續開放領號服務,那么上午11點30分之前就無法準時完成這些受理工作”。這讓朱女士不能理解,難道對外公布的服務時間是以當天工作量受理的多少為標準?
市民稱此情況絕非個例
朱女士告訴記者,遭遇這種情況絕非她一個人。就在朱女士與工作人員進一步交流時,一旁幾位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紛紛抱怨起來,他們甚至比朱女士來得還要早一些,同樣被告知當天不能領號進行業務辦理。有些市民已因為這樣的情況來回跑了三次,其中不乏一些平時工作日無法請假特意趕在雙休日前來的。“試想如果是一些身體行動特別不方便的市民,難道也要這樣來回數次嗎?”朱女士說。
“現在政府機構出臺了很多便利措施,都是為了方便群眾。可沒想到自己竟然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作為對外服務窗口實在不應該。”朱女士直言:“現在的醫院、銀行等服務類窗口也都是采用排隊領號方式,只要是在正常服務時間內領到的號碼,就會全部辦理完畢。”
周末業務量較為集中
昨天上午,針對朱女士反應的情況,記者撥打了浦東新區滬東新村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的咨詢電話進行了解。
據工作人員介紹,之所以產生“無法繼續領號”的原因是遇到了“特殊情況”。主要是因為當天業務量已經積累到了一定數量,而一名受理者辦理業務的時間需要5分鐘至10分鐘,若繼續發放等候號碼,受理數量勢必超出實際可辦理量的數倍,僅靠現有幾名值班工作人員是無法完成的。
不過,其補充稱,“如果市民堅持愿意長時間等候,中心也還是會發放號碼的”。
據介紹,受理中心雙休日業務量一直都比較多,周六的情況更為突出一些。一些社保卡、居住證的辦理者平時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前來,此類業務量確實會集中在周末。據悉,該中心雙休日社保卡、居住證專窗辦理值班人員僅2人,半天需要辦理的業務量為70-80個。此外,綜合業務專窗僅有2個值班人員。在平時工作日,相關專窗工作人員數量一般可達7至8人。
“這樣的情況確實產生過很多次了。”工作人員坦言:“受理中心針對這一問題進行過值班人數調整,嘗試過其他一些辦法,效果不理想。”
如何讓周末辦理不“卡殼”
采訪中,不少市民對于這樣的“周末卡殼”情況深有感觸。有市民提出,諸如街道事務受理中心這樣的綜合服務窗口,雙休日辦公半天其實存在不合理性。“辦理受眾大多是普通市民,為何不能根據他們的節奏來進行設置呢?若周一或周二設置為休息,而在雙休日中盡量安排一個整日受理業務,是否更合理一些?”有市民就此建議。
服務窗口堪稱一座城市的名片,而隨著服務理念不斷提升,越來越多上海的政府窗口提倡讓市民辦理業務“只跑一次”。我們希望,這樣的“只跑一次”能夠真正落到實處,落到基層。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