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因為工作忙,華先生也想趁機鍛煉一下14歲的兒子,就給了孩子2000元,讓他去配眼鏡順帶買點東西。讓他沒想到的是,在眼鏡店工作人員的建議下,孩子配了副眼鏡,花了2100元,身上只剩兩塊錢,步行了三四公里才回到家。
家長:14歲孩子身上2102元 配眼鏡花去2100元
家住鳳城五路的華先生是安徽人,他和愛人在西安做建材生意,兒子小帥一直和母親在老家,每年暑假,兒子才來一次西安待一段時間。7月上旬,14 歲的小帥和母親一同來了西安。華先生說,這么多年,小帥一直是留守兒童,他覺得虧欠孩子。8月14日,他給了即將回老家的兒子2000元,讓他配副眼鏡, 再去買衣服、鞋子或吃的。華先生說,加上愛人給孩子的100元和本來的零花錢,小帥揣著2113元和朋友家12歲的男孩一起出門了。
下午華先生下班回家后,小帥拿出一張配眼鏡的票據,上面顯示配鏡一共花了2100元。小帥說,他和小伙伴花5元坐了個摩的,還買了兩瓶飲料,到渭濱路上的博雅眼鏡店配眼鏡花了2100元,他身上只剩2元,只能走著回家,約三四公里。
在華先生看來,2100元的一副近視眼鏡,并不便宜。當晚,他趕緊致電眼鏡店,卻被告知眼鏡已送去加工了,無法退款。讓他不解的是,眼鏡店怎么 就為孩子“量身打造”了一款2100元的眼鏡?同時他質疑,給孩子配價格較貴的眼鏡,眼鏡店在已知家長聯系方式的情況下,為何不能告知家長?
孩子:阿姨說我度數太高 得配好點的
華先生說,他覺得孩子將錢全部花在了一副眼鏡上有些不值,就批評孩子。由于孩子本身性格孤僻,因此不太高興,15日一整天沒吃飯。當天晚上,小帥和爸爸一起來到眼鏡店,取回了做好的眼鏡。
昨日,小帥講述了配眼鏡的過程。小帥說,爸爸當天給了他2000元,讓他去配眼鏡、買東西,他覺得配眼鏡比較重要,就直接去了眼鏡店。進店后, 店員給他驗光,結果顯示他左眼675度,右眼775度,兩個眼睛都有100度散光。“那個阿姨說我度數太高,要配個好一點的眼鏡,否則度數會越來越高。”
在這樣的建議下,店員給他拿出一個冊子(價格表),上面有不同的價位,最后小帥選了居中的一個,2180元一副。小帥一看,價格超出了自己的承 受范圍,就給工作人員說,他身上帶的錢不夠。隨后,小帥被告知,鏡片可以打折,一副鏡片打8.8折后,是1918元,加上238元(活動價188元)的鏡 架,一共2106元。小帥說,他看了價格最終和他身上的錢差不多,就試著問能不能再便宜點,對方就將零頭抹去了,收了2100元。
在購買過程中,眼鏡店店員有沒有問過小帥口袋里有多少錢?小帥說,他記不清了。2100元的眼鏡你覺得貴嗎?小帥說,他對價格沒有概念,不知道貴不貴,去年爸爸曾帶他配過一副眼鏡,大概千元左右。
眼鏡店:推薦的是適合孩子的產品 但沒告知家長確實不對
昨日上午,在渭濱路上的博雅眼鏡紅旗廠店,店長馬麗娜表示,得知孩子家長對配鏡一事有意見后,她立刻跟店員了解詳細情況。她確認,整個過程中,店員沒有任何強制消費,選鏡片和鏡架都是經過孩子同意的。
店員表示,她確實不清楚孩子身上有多少錢,她也不可能這樣問,由于小帥近視度數高,講究美觀度的話,需配折射率1.6以上的超薄鏡片,他們店里 有一款進口的鏡片銷量挺好,她就重點推薦了那款,并拿出價格表讓孩子做選擇,在1080元至3800元的價格區間中,小帥選擇了中間價位2180元,他們 按照8.8折給予了優惠。鏡架也是小帥選的,價位并不算高。
在這家眼鏡店,華商報記者發現,鏡架從數十元到數百元的都有,適合600度以上的鏡片也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對于為何沒給小帥推薦價格更低的眼鏡呢,店員的解釋是,他們推薦的是適合孩子的產品。所謂的適合,即眼鏡壽命長、更清晰更薄、美觀度好。
店長馬麗娜說,在給小帥驗光后,按照要求,小帥還在店里填寫了一份個人信息,上面顯示15歲(虛歲),并填寫了媽媽的電話號碼。“我們店員反復 確認了,孩子說,配眼鏡這件事自己可以做主。”她表示,盡管如此,他們也承認,他們沒有及時告知孩子家長,確實做得不到位。馬麗娜向華先生道歉,承認工作 紕漏。
華商報記者走訪了附近幾家其他眼鏡店,小帥配的同一品牌同款鏡片,原價都是2180元,每家的折扣略有不同,從7折到8.8折不等。
各方觀點
一次花2000元14歲孩子能否做主
家長一次給孩子2000元,讓孩子自己去消費,這種情況下,孩子買什么,能否自己做主?眼鏡店的做法又是否合適呢?昨日,市民發表了不同的意見。
市民:家長讓孩子自己買東西就不應批評孩子
市民張女士說,既然家長做了任性的事情,就應該承擔任性的后果,她認為,家長一次給孩子2000元,讓孩子自己消費,本身就是不負責任。所以, 無論孩子做出什么消費,都不應該責備。市民羅先生也認為,眼鏡行業本身“水很深”,大人都很難甄別,更別說孩子了,家長不應該責怪孩子。
陜西省心理學會理事、青少年教育指導專家李豫成說,小帥的父親想鍛煉孩子的心情他能理解,但對于未成年人來說,他對消費的判斷和決策水平肯定不 如大人。對孩子來說,家長給了2000元配眼鏡,孩子沒有胡花,就沒有錯。家長將消費的權利交給孩子,但同時也應對這種權利作出一定的限制,比如消費 500元以上應及時請教家長,問問家長的建議。他建議,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應像放風箏,不能一下撒手,繩子得握在家長手里,根據情況及時調整。
律師說:超出未成年人支配能力監護人有異議,店家應退款
市民孫先生則認為,眼鏡店的做法不厚道,怎么可能給孩子搭配的眼鏡價位剛好就是孩子兜里的錢?肯定屬于誘導消費。此外,還有市民質疑,14歲的未成年人,一下子花費了2000元買眼鏡,店員不該支持未成年人的消費行為。
陜西莊威律師事務所周興武律師表示,14歲的小帥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
周興武認為,在西安2000多元的眼鏡對學生來說,顯然超出了其支配能力,因此店員應和其監護人聯系,征得同意后再銷售。若監護人提出異議,店家應退貨退款。此外,店家按照孩子所有錢款的上限推薦銷售,也屬于惡意行為。華商報記者段曉寧
本文援引:http://news.qq.com/a/20150817/003344.htm
崇明商家網表示,一副學生的近視眼鏡應該在100-500元之間,商家沒必要為了追求利益化而失去誠信度,再好材質的眼鏡都無法跟僅百元的衛康隱形年拋眼鏡比,原因在于隱形眼鏡不會增加度數,而眼鏡增加度數的原因在于眼睛不斷切換真實與鏡片所產生的側光面,也就是說眼睛上方和左右兩側及下面少部分都是沒有遮蔽的,所以極易透光進來,眼睛一會通過鏡片看到事物,一會通過上下漏光處看到直視區,這樣就容易導致眼睛度數的不斷增加。而所謂的18歲之后佩戴隱形眼鏡的說法只是說防止受傷,合理的使用隱形眼鏡確實能解決度數增加上升的問題。所以店家這種推銷并不恰當,而且導致了誠信度的損失是不明智的做法,即便是豪華大商場打品牌度的店鋪也是要在合理的情況下進行銷售的,否則就會沒有客源生意,光靠零星的宰客行為也是支撐不下去的。另外,作為消費者權益,差價如此之大,家長是有權退貨的,所以最終店家是得不償失。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