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市檢察院三分院近日對一起涉嫌侵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商業秘密案提起公訴,涉案金額高達3500多萬元,系近十年來全市此類案件中最高。這是記者在市檢三分院和市法學會昨天召開的商業秘密司法保護研討會上獲得的信息。
八項措施保護知識產權
昨天,三分院發布了《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八項措施》,完善知識產權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三合一”辦案機制,將民事辦案理念借鑒至刑事案件的辦理中,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會上,三分院還聘請了7名專家作為知識產權特邀檢察官助理,讓特邀檢察官助理參與到案件辦理中,運用其專門知識,協助解決專門性問題,提出專業性意見建議。
內外勾結違法保密約定
三分院同時披露了一起近日公訴的涉嫌侵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商業秘密案。被害單位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主研發了物理膨脹微球技術配方。全球僅有5家企業擁有該水準技術,西能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
經查明,2013年3月,西能公司與被告單位泰州市某公司簽署《委托加工協議》,約定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泰州市某公司為西能公司代加工生產微球,西能公司提供部分原料混合物和工藝流程,泰州市某公司再加工成微球成品,最后由西能公司對外銷售。合同執行期間及終止后五年內,泰州某公司不得自行檢測、研發微球技術信息,不得生產銷售相同或近似的微球。
2015年11月,泰州市某公司由被告人顧某某負責、被告人王某某具體執行微球研發。
同時,聯合西能公司原銷售副總經理被告人陳某某,由陳某某將從西能公司獲得的部分微球技術信息私自披露給王某某,供其研發使用并自行生產銷售微球。陳某某還違反保密約定,向4家原西能公司客戶銷售微球。
經審計,泰州市某公司自行生產、銷售微球1001.25噸,銷售金額4187萬余元,獲利2400萬余元;三名被告人租借他人加工生產的微球452.95噸,銷售金額2431萬余元,獲利1144萬余元。案發時,上海市公安局查獲尚未銷售的微球合計125.46噸。
被告人有賠償意愿
該案涉案金額系近十年來全市此類案件中最高,又是一起罕見的既侵犯技術信息又侵犯經營信息的“雙密”案件。但在認定商業秘密的密點、商業秘密損失數額的計算方式和依據均無明確的司法解釋可以參照,辦案難度高。
三分院從立案之初就提前介入,引導偵查,為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多次聽取被害單位意見,綜合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考量最大限度保障被告單位與被害單位西能公司的新合作項目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同時,積極促成被告單位、被告人與被害單位達成賠償諒解,彌補被害單位經濟損失。截止目前,被告單位和被告人顧某某已分別賠償西能公司部分損失,獲得西能公司諒解。另外兩名被告人也表達了賠償的意愿。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