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抬頭不看黑板,低頭只顧手機。”隨著智能手機在未成年群體中的廣泛普及,智能手機在校園里的使用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而學校的一些管理措施也受到學生、家長的質疑和挑戰。記者調查發現,手機的校園管理已成為中小學校普遍性難題。
校園手機使用之“亂”
“開學后,孩子一直說要買臺手機。”長沙市一名初二學生家長黃女士告訴記者,如今的智能手機不光只是通信工具,還具備拍照、上網、社交、游戲功能,這讓黃女士非常擔憂。“手機攀比”之風也在校園里彌漫。“之前給孩子買的是小米手機,后來孩子說別人都用‘蘋果’,為了不讓他有自卑心理,我把自己的蘋果手機給了他。”家長周旻說。
“我不同意給孩子買手機,結果他拿零用錢租手機。”一位家長非常苦惱。
上課玩、下課玩、自習玩,散步玩、吃飯玩、睡覺玩……“學生對手機越來越依戀,老師防不勝防。”珠海市一位中學老師張瓊說,過度沉迷于手機,不僅對視力不好,還消耗精力,虛度學習時光。部分學生不僅寫作業用手機上網搜索答案,就連考試也用手機作弊。
“一些學生喜歡使用暴力,在校園里拉幫結派恃強凌弱;面對老師善意批評記恨在心,不顧事實在網上造謠誹謗;崇尚明星羨慕網紅,追捧虛榮奢靡價值觀……網絡上信息混雜容易沖擊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造成認知的混亂。”湖南師范大學教授丁加勇說。
校園手機管理之“尬”
很多家長抱怨,作為父母很難斷了孩子帶手機進學校的念想,學校也是“有苦難言”。長沙市一位中學老師告訴記者,如今部分中小學都明文規定不準帶手機進課堂,要求孩子自覺上交手機。“有的學生上交一臺假手機,把真手機留在身上使用。學校能用的方法無非是突擊檢查,一旦發現沒收代管,但學生私自帶手機的情況屢禁不絕。”
學校管理手機的探索之下,一些扎眼新聞也屢屢出現。比如有學校安裝手機信號屏蔽儀,結果誤傷周邊居民不能打電話;某中學要求如果學生帶手機到學校不上交,一旦被發現就要銷毀,結果引來一邊倒的譴責,甚至遭到家長索賠……
多位受訪中學教師指出,從執行上來說,學校每天對學生進出學校都進行檢查不現實。而且從法律責任上來說,手機應由誰保管、一旦出現問題責任如何解決,都是面臨的難點。“為了安全起見,一些學校雖然明面上‘禁機’,實際上是‘睜只眼閉著眼’。”長沙市一名中學班主任孫老師說。
校園“禁機”應疏堵結合
不少家長指出,網吧里電腦上網對未成年人尚且有綠色網絡、年齡等法律限制,而智能手機上網卻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應鼓勵研發有通訊功能、學習資源的“學生手機”,通過內容篩查、功能限制、時間限制等防止孩子沉迷,給網絡不良信息加上一層“過濾網”。
近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一項在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校園禁止使用手機的新法令,即使是休息時間也不例外。而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國也已通過立法,或明令禁止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或課堂,或規定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學生才能使用手機。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立法禁止未成年人在校園使用智能手機,或許值得借鑒。
丁加勇認為,正確引導學生使用手機才是根本。應該加強孩子的網絡素養教育,讓他們具備更強的辨別力、自制力,學會自我管理,將手機變成學習和生活中的有益工具。
“對于手機在校園的規范化管理,不能‘一刀切’,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分類規范。比如小學生和初中生禁止帶手機;高中生和大學生可以分時段使用。同時也要注意‘有堵有疏’,比如開設信息課、校園網吧等,給予信息時代下的孩子正常接觸網絡的渠道。”葉雙秋說。
崇明商家網表示:事實上,廠商早已經有相關的產品了:兒童電話手表,就非常符合“學生手機”的需求,家長給孩子手機無非也就是方便通話聯系,一款叫文曲堂Q61定位插卡兒童GPS定位電話手表手機,除了定位準,還需通過家長的智能手機的應用進行設置,這樣除了設定好的手機號碼才能打進打出,其他騷擾號碼根本打不進,孩子上課時也就不會過多去玩去分心了,在功能上,除了能看個時間,跟家長聯系,99元的價格也非常便宜,還支持GPS衛星定位,是款非常實惠的產品。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