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近日,海爾空調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等共享家電生態聯盟成員,在上海共同發布了物聯網時代首個共享空調標準。標準實施后,將有效規范共享空調、凈化器等空氣設備的市場發展,保障用戶共享空調的使用體驗。
此次共享空調標準源于海爾共享空調的探索實踐。目前,海爾海享匯共享家電生態聯盟已經覆蓋全國200余所高校、300多家資源方、10萬+進駐場所等場景,通過平臺賦能,實現與資源方的共創共贏,構建起行業專業的共享空調生態服務鏈。
租房時代到來,共享家電迎來風口。來自權威機構調研數據顯示,國內目前有6000萬人需要共享空調服務。然而由于標準缺失,誠信體系及產品質量的不足,制約著共享空調發展。例如,在產品端,用戶擔心使用的是二手空調,質量沒法保證;在服務端,線下排隊簽約租賃手續過于繁瑣;在模式方面,現有的共享空調租賃商缺少運營、資金、服務信用機制。
針對以上痛點,海爾空調牽頭發布了共享空調標準———基于物聯網的共享空氣系統總體技術要求,適用于共享空調等空氣設備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運營過程。標準規范了共享空調用戶側、平臺側、設備側、網絡側等四部分的功能、性能和信息安全要求。
在用戶側,共享空調等空氣設備通過校園、公寓等多場景切入,全流程線上操作,做到服務狀態全程監控,保障用戶隨時隨地租空調;在平臺側,通過業務線上化和可視化設備管理,實現租賃商多使用場景高效運營;在設備側,共享空氣設備涵蓋了空調、凈化器、新風機等空氣設備;在網絡端,運營商通過多設備連接和快速響應,保障網絡流暢性,讓用戶獲取實時物聯服務。
海爾共享空調首先從高校學生社群切入,推出智慧校園租賃解決方案。與以往不同的是,以租空調代替買空調,解決了學校購置空調的資金難問題,實現在線管理。對于學生而言,通過海享租微信公眾號,大學生可在線完成租、續、退、智能操控、權限分享等操作。
以上海理工大學為例,在新生開學前,該學校為新老生宿舍配置了海爾NB-IoT物聯自清潔共享空調。上海理工大學校園大使、大三學生王興福分享體驗時表示,海爾共享空調通電即可連網,綁定非常簡單,而且,自清潔功能也滿足了宿舍空氣干凈的需求。
“其實對于年輕群體來說,購買家電已不再是硬指標,尤其是學生群體,平均每人每年只需要負擔100元左右,遠比直接購買一臺空調劃算。”海爾家用空調生態圈總經理馮澤磊表示。據悉,截至目前,海爾共享空調已覆蓋全國200余所高校,惠及數百萬學子。
業內人士認為,海爾共享空調是共享家電生態聯盟在共享領域的一次應用實踐。此次共享家電生態聯盟升級后,海爾將學生、高校、運營商、資金方、信用機構等多方資源匯聚到海享匯生態平臺上。通過平臺賦能,資金方和信用機構等資源解決了高校裝配空調的資金問題;高校作為管理方,僅需開放學生宿舍給租賃商,并監管租賃商提供服務。平臺為運營商帶來了資金與增信服務;同時又為資金方打通了用戶渠道,并提供資產監管、資金監管等服務。不僅如此,這一平臺還實現了全流程透明化,以確保各資源方實現資源共享與相互監督。
目前,共享空調模式已從高校場景擴展到公寓、家庭、板房等多個場景。共享空氣設備也從空調擴展到母嬰空調、凈化器、新風機等可定制的健康空氣解決方案。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