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不開刀不吃藥,打個針就變美?著名微雕大師主刀會診?這些網絡上的“微整形”可能隱藏著致命風險。市衛生計生監督所昨天透露,上半年全市共收到涉及無證醫療美容投訴158件,較往年出現明顯上升態勢。市衛監部門提醒市民,無證醫美不法商家采用來路不明甚至假冒偽劣藥品,術后極易造成各種并發癥,后果可能致命。
無證醫美點評上宣傳
據統計,158件涉及無證醫療美容的投訴,約占全市所有無證行醫投訴舉報案件的1/3。全市上半年行政處罰62件,罰款金額近49萬元,沒收金額近311萬元,移送公安部門13人次,嚴厲懲處了一批未取得合法行醫資格從事醫療美容行為的單位和個人。
松江區衛監所查處一起隱身于商務樓宇內從事激光脫毛的案件。涉案人劉某租借九亭鎮蒲匯路168號九亭U天地內某場所,通過大眾點評等平臺,為自己開設的“微整形工作室”進行廣告宣傳,使得不少愛美者上當受騙。經查,當事人未取得任何醫療行醫資質,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開展脫毛等醫療美容項目。
普陀區衛監所聯合區市場監管局、真如鎮政府,查處了上海京世發型美容店蘭溪店(南大街30號3室)無證醫療美容案件。經調查,該美容店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為顧客開展超聲刀除皺的醫療美容行為。
寶山區衛監所會同區公安部門查處一起非法開展肉毒素注射案件。經調查,范某租借一二八紀念路988弄萬達金街內某場所,在未取得任何行醫資質的情況下,為顧客注射肉毒素的醫療美容行為,轄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對其予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和藥品器械的行政處罰;同時,因查獲的標識“Botulax100”等藥品涉嫌假藥,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將無證行醫人范瑜移送公安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一出事就溜之大吉
市衛監部門表示,無證醫療美容背后隱藏著巨大的風險,輕則造成“美容不成反毀容”,重則危及生命安全。
從事無證醫療美容的不法商家往往使用來路不明甚至是假冒偽劣的藥品、醫療器械從中牟取暴利,術后極易造成各種并發癥,一旦發生藥物過敏等危急情況,他們既沒有搶救設備,也不具備搶救技能,直接威脅愛美者的生命;發生不良事件后,他們往往溜之大吉,愛美者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四大特征看清無證醫美
市衛監所提醒,市民在辨別什么是無證醫療美容時,要重點關注以下四大特征:
特征一:資質不全。被查處的無證醫療美容場所和無證行醫人員大多不具備行醫資質,從事接待、推銷的人員也良莠不齊,缺乏基本醫療知識,法律意識淡薄。
特征二:設施簡陋。為節省成本,無證醫療美容場所均未設置符合條件的手術室,空氣、環境、器械等未經過有效消毒。
術前不開展必要的醫學檢查,也不配備必要的搶救設施,手術中一旦出現意外,往往是致命的。
特征三:進口假藥。在查獲的大量藥品中,藥品包裝上大多沒有中文標識,更沒有進口批準文號,有的甚至連藥品標簽都沒有,卻被神話成“進口藥”注射到人體內,造成不良后果在所難免。
特征四:夸大宣傳。一部分生活美容場所與無證醫療美容機構合作,打著權威專家主刀的幌子,忽悠客戶接受開雙眼皮、激光微整以及注射肉毒素等醫療美容服務,通過單線預約方式把求美者約到隱蔽的商務樓宇或賓館客房內實施無證醫療美容。
如發現無證醫療美容現象,市民可撥打962223向衛生計生監督部門投訴舉報。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