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企業對職工需要了解,職工對企業也需要認知,但信息獲取渠道少、步驟繁瑣,是一大痛點。隨著大數據的興起,一批“企業信息查詢”類軟件迎合了這種需求,得以迅速發展。不過,由于進入門檻低,同質化等問題,該領域已成為一片“紅海”。
-職工-求職希望了解企業
“試用期認真工作了6個月,轉正前一天被開除,才發現這家公司已有52個勞動仲裁!”這是張貼在地鐵上的一則廣告標語。小鄭凝視許久,怯怯地拿出手機,掃了圖中的二維碼。
“我就想查查我今天面試的公司,不知道會不會有問題?!毙∴嵤菑陌不諄頊?5后,對于求職的企業好壞、薪資高低等核心問題,之前主要仰仗同鄉的口口相傳?!坝?000萬注冊資本,自身風險5條,關聯風險15條,風險評級顯示較低。”小鄭若有所思。
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職工,絕大多數職工都嘗試過運用多種渠道,來了解自己的企業。其中,托朋友、通過互聯網搜索是最常見的手段。不過,這兩種方式,各有局限性。一位職場經驗較為豐富的先生就直言,“自己托的朋友呢,基本上都是在崗或離職的職工,他們提供的信息最直接,不過略微會帶些主觀色彩。至于上網搜索呢,有些企業太偏太小,幾乎不可能會有詞條給你搜到,而且沒人負責更新,電話打過去基本是空號?!?/div>
“不光是求職需要,現在那么多P2P公司、健身館、美容美發店跑路,我投資或消費前,也可以先查查企業的真實狀態,做到心里有數。”職工曹先生說。
2014年2月,國家工商總局開通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內容包括市場主體的注冊登記、許可審批、年度報告、經營異常狀態等。不過,有不少使用過的職工反映,該系統的信息無法反映薪資狀況及職工口碑。
因此,2014年末起,以天眼查、企查查、啟信寶等為代表,一批主打“企業信息查詢”的軟件,逐漸發展壯大。
-體驗-核心數據各有側重
勞動報記者下載并體驗了多款主流的“企業信息查詢”APP,從共同點上看,這些APP的基本數據均是抓取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數據,但在這個數據的基礎上,各家均進行了整合完善,如添加了商標、投融資、招聘情況等在工商總局無法查詢的信息數據。
不過,出于軟件定位的不同,其核心數據的呈現存在一定側重。主打綜合型搜索的“天眼查”,其信息數據較為全面。記者鍵入搜索“騰訊科技”時,系統立刻反饋出了企業法定代表人、注冊資本、注冊時間等核心項目。此外,企業的管理層構架、品牌、融資情況、甚至龐雜的企業關系圖譜,這些細節數據也能獲取。不過,對于查詢需求較小的用戶,這么多信息一股腦的涌來,難免有些龐雜。另外,如果想查詢企業風險、預警提醒等功能,必須先注冊成為會員,方可使用,存在一定的身份門檻。
“企查查”的數據提供,更貼近職工尋求。在其界面首頁,職工可以搜老板、查詢附近公司、尋找企業電話、了解最新的招聘信息動態等。在風險警示上,平臺對一些屬性疑似為P2P的企業,或者訴訟頻發、行政處罰較多的企業,均予以高亮提示。在保障勞權方面,記者體驗發現,平臺開設了“情報局”專欄,內有一個“曝光臺”子欄目,里面不斷有企業的負面消息更新,如企業跑路、欠薪、用工欺詐等,以警示求職者。
以側重提供企業風險輿情監控的“啟信寶”來說,其界面的核心查詢功能便是查失信、查判決、搜索被執行人、了解企業的開庭公告等。因此,記者了解到,不少律師將其作為企業背景調查的渠道之一。
“易企查”則更符合商業人士的口味,在平臺界面上,更多的是展現企業產品服務的介紹、業績案例展示、企業供需匹配,對于希望尋找投資的合作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渠道。對于職工而言,通過該平臺也可以更清楚企業的定位。
-企業-提供普惠查詢服務
“對于普通社會大眾而言,全面了解一家企業信息真的挺難的,不光是企業工商信息,還有企業的失信信息、招聘信息等等,但這些信息散落在各個官網,職工一個個去找太麻煩?!背鱿^今年上交會的企查查APP,是涉足該領域最早的企業之一,公司CEO楊京向記者介紹,他們曾經只是一家負責提供體育場館咨詢的信息類服務企業。
“技術原理是差不多的,但我們發現,大家對企業信息的關注,明顯高于體育場館,這塊有足夠的潛力,值得深挖。”楊京說,為了將分散的信息聚合起來,他們建立了“庫”的概念,通過大數據算法,不斷打通“庫”與“庫”的聯系。
“隨著庫越來越多,并不斷更新,查詢的速度和匹配性也會逐步提高?!睏罹┙榻B,作為全國較早的將企業信息進行移動端展示的公司,在國內市場,已匯集了80個產業鏈、8000個行業、6000個市場、1.5億家企業數據。
“我們希望能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快速企業信息查詢,幫助更多的人擺脫職場陷阱?!睏罹┍硎荆谟矫妫髽I已完成了多輪融資,普通個人用戶是免費查詢,針對大公司、集團的批量搜索則按比例收費。
-競爭-企業存活率不到2成
盡管職工群體對于“企業信息查詢”類軟件,有著不小的需求,可從行業興起的2014年至今,近4年下來,行業上真正被公眾所熟知的軟件卻并不多。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這個行業可能與單車類似?!睏罹┨寡?,主要表現在早期入場門檻不高,后期維護成本超過預想,再想入局難度極大?!澳愣恍┧惴ǎ瑫ト祿?,配上幾個工程師、分析師,理論上就可以入場了?!睏罹┲赋?,可后期的數據一多,如何將數據打通、如何保持數據及時更新,這不僅是技術難點,更需要資金的持續性投入。此外,用工成本也是不小的壓力,據悉,行業內尖端的數據分析師、統計專員的年薪基本在百萬元水平。
楊京感嘆,2015年時整個行業尚處于一片“藍?!?,企業最多時接近50家,可就是因為同質化嚴重、后續資金跟不上,市場迅速變為“紅?!?,目前市場上僅剩下天眼查、企查查、易企查、啟信寶等10家左右,企業存活率不到2成。
“未來行業的發展,可能依然是向頭部靠攏,最終形成2-3家頭部企業?!睏罹┱J為,誰能有更精確的算法、更準確翔實的信息,將是核心競爭力。
崇明商家網表示:通過了解企業信息,未必就真能如廣告“查下公司信息就能避免上當”之說,要想解決就業被騙,還需要三方面著手:一是勞動法律的制定還不夠完善,政策的推廣度也不夠強,需要落實到位,宣傳到位、監管到位,國家應該考慮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崗位,才是解決“就業困哪無奈被騙”之道;二是求職者自身,為了保住飯碗簽署的“勞動合同、保密協議、競業協議”不正規、遭遇的“加班、工資、待遇”不公平、亂收的“服裝費、培訓費、責任罰款”莫名扣費騙局而熟視無睹,又或無奈對政策的不了解,對工作又無法拒絕;三是人事部員工學習正確使用勞動法律,別仗著權利亂幫助公司亂趕人才,有天說不定輪到自己也沒人幫你,做到準確適用公司法律,未來,才有人挺你。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