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既然開設了現金結算柜臺,為什么還要剝奪我支付人民幣的權利?”市民彭先生近日在寶地廣場的盒馬鮮生店現金結算時遭到了“差別對待”,對于部分商品,用現金不僅不能享受折扣,就連原價購買也不可以。

央行7月13日發布的公告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公告強調,保障人民群眾和消費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選擇權。經自愿、平等、公平、誠信協商一致,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方式、無人銷售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履行法定職責,且不具備收取現金條件的,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者誘導其他單位和個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
市民投訴:用人民幣,有些東西不能買
市民彭先生告訴記者,他7月15日前往寶地廣場地下一層盒馬鮮生采購商品,在結算時,選擇“現金結算”方式。據他描述,在一排8個收銀柜臺中,可使用現金結算的只有一個柜面,其余均為使用盒馬APP自行掃碼結算。“當時現金結算柜臺沒有收銀員,等了一會兒才等來了工作人員。”彭先生說。
可在現金結算過程中,彭先生卻被工作人員告知,不少商品“無權購買”。彭先生回憶,當時收銀員一邊用機器掃描條形碼,一邊說“這件商品不能用現金結算”,時而指著另一件商品說“這個只能用盒馬APP支付,現金也買不了”。最終,彭先生不得不放棄了原來挑選的部分商品,僅對可使用現金支付的商品進行結算,共計100余元。
“我是第一次來這里購物,沒想到買東西還有那么多限制。”彭先生說。在他看來,既然店里設置了現金結算的窗口,為何還要挑三揀四“差別對待”?他告訴記者,自己曾在國外生活過一段日子,并不反對移動支付等新生事物,但這不表示商家就有資格拒絕或者區別對待使用現金的顧客。
記者體驗:不要優惠,原價也買不了
央行近日發布的公告中指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者誘導其他單位和個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那么,彭先生反映的情況是個別現象嗎?
記者以普通顧客身份來到了寶地廣場盒馬鮮生門店走訪。在生鮮柜臺,幾名工作人員介紹了正在促銷的一款冰鮮雞,“很合算的,現在打6折。”一名工作人員說:“你有我們盒馬的APP嗎?沒有的話下載一個吧。”
這款冰鮮雞原價18.8元,6折之后優惠力度確實不小。不過,當記者表示“想用現金支付”時,工作人員一臉惋惜地表示:“那就沒辦法了,這個只有用APP掃碼支付才能享受折扣。”記者追問:“那原價購買可以嗎?”對方表示:“不行的,不用APP就不能買這個商品了。”
在另一處貨柜,記者在挑選一瓶醬菜時也被工作人員提醒“這個只有用APP掃碼才能購買哦,現金不行的。”記者詢問“如果放棄9.9元的限時價格,而以13.8元的原價購買是否可以”時,也得到了“買不了”的答復。
為了再一次確認,記者帶著貼有6折標簽的冰鮮雞前往現金結算柜臺付款,收銀員表示“不好意思,這件商品您不能購買”。她好心提醒記者,不妨下載一個盒馬APP,另行掃碼支付就可以了。
公司回應:個別員工表述存在問題
此前,盒馬鮮生曾被曝出“拒絕現金支付”的情況。此后,盒馬鮮生公開表示已在上海門店統一推出“現金代付”服務。
此次,對于市民投訴的“差別對待”等問題,盒馬鮮生公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盒馬不會因為消費者現金支付有差異化對待,上述門店情況應該是個別員工在表述時存在一定問題,后續將會加強相應管理。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盒馬是會員制的新零售賣場,下載APP并使用就會成為盒馬會員,非會員將無法享受會員優惠。目前,其已在上海所有門店都推出了現金結算服務。
“部分產品必須使用APP付款,其實質就是拒收現金。”博和律師事務所律師田思遠直言。在他看來,盒馬鮮生實行會員制本無可厚非,這本是經營者的權利或是一種促銷方式。但按照一般理解,“會員制”是指一種資格,而不是一種支付方式。
消費者一旦通過在線或線下方式登記為商家會員,即具有會員資格,可以進入會員店進行消費。
現在,盒馬鮮生提出“使用App在線支付才是會員,現金支付的并非會員”,其實質是將“會員資格”與“在線支付”相混淆,實現隱形拒收現金的目的。
田思遠律師告訴記者,央行近期發布的公告其實已經對“不得拒收現金”進行了強調,市民在盒馬鮮生遇到的這一情況應該引起重視,企業不能“明知故犯”,而不僅僅只是將這些問題往員工身上一推了事。
崇明商家網表示:任何公民(包括企業、公司、商家、個人)在生活消費中,拒收人民幣都是屬于違法行為,消費者可以前去法院起訴。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