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從成立電影公司,到布局全產業鏈,如今BAT對于電影市場的重視可見一斑。無論是阿里影業日前宣布“無上限”加大優質內容投入、騰訊影業成立騰影發行強化發行業務,還是百度糯米電影票業務轉移到愛奇藝提速整合,都在印證著BAT對于電影市場的野心有增無減。然而經過數年的發展,如今外界對于BAT拍電影這件事仍存有諸多疑問,進入2018年下半場,BAT的這場“電影三國殺”又將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我們將會無上限地投入優質內容。”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樊路遠日前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發言,無疑令業內對阿里影業又有了新的認識。今年4月,阿里影業正式上線為電影片方和宣發公司服務的一站式電影宣發平臺“燈塔”,隨后“燈塔”與數據公司凡影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成立“凡影燈塔影視數據研究中心”,進一步加速智能化宣發的戰略步伐。
此外,BAT中另外兩個陣營今年也在電影市場上動作頻頻。騰訊影業在UP2018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一口氣發布諸多戰略,不僅成立子公司騰影發行,直接入局電影發行業務,還宣布打造“簽約編劇計劃”,并與萌樣影視、TMP、SkydanceMedia等多家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啟動古龍作品十年全系列、全版權戰略合作,種種布局涉及電影產業鏈上的內容、宣發等多個環節。
此外,被視為百度系布局電影業務的主要平臺,愛奇藝和百度糯米影業更是在今年進行了不小的調整。先是愛奇藝在美國上市;接著,愛奇藝和百度簽署協議,百度糯米影業的電影票資源和業務轉到愛奇藝。
不難發現的是,三者均將內容視為發展的關鍵。為了強化內容創作能力,BAT近年來在人才培養、平臺搭建等方面持續布局。以愛奇藝為例,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推出多個扶持計劃,比如扶持青年導演拍院線大片的“飛鷹計劃”、幫助優秀動漫創作人和制作團隊的“晨星計劃”等。同時,阿里影業不僅此前推出扶持青年電影導演的“A計劃”,同時也在搭建平臺,希望通過對導演、編劇、制片等方面人才的培養,保證內容供給。
業內認為,電影市場并非是一個封閉的市場,因此BAT有機會在該領域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且互聯網公司自身蘊含的互聯網基因以及在資金、資源、用戶等方面的積累,也使其在電影市場的發展道路與傳統電影公司有所差異,宣發、下游渠道建設等方面成為BAT布局電影市場的突破口。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認為,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創意產業,最核心的元素無疑是內容生產及其內容生產能力,如果BAT具備的優勢不能夠與內容生產、內容生產能力相匹配,出現短板是不可避免的,而BAT在增強內容生產能力并與自己的優勢相匹配,發展前景則不可估量。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