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對于許多住在老舊小區高層沒有電梯的人來說,上下樓是個問題,尤其是老人和行動不便的人。為此,北京市把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列入了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點工程,那么這項工作目前進展如何?
8月19日,在北京西城區西黃城根南街1區9號樓,記者看到,這個樓的三個單元都安裝上了外掛式電梯。據施工方介紹,像這種七八十年代的老樓,加裝電梯一般都是采取外掛式比較安全可行,電梯門巧妙地設在兩個樓層的樓梯中間位置。
西城區房地中心西長安街管理所副所長 周林:樓梯中間緩臺位置原是一個窗戶,現在開成門,住戶上電梯之后可以上半層或者往下走半層。
除此之外,一層電梯口處還進行了坡道和扶手等人性化改造,經有關部門檢查驗收合格后,很快就能正常使用了。
西城區西黃城根南街社區居民 王金秀:我們家老頭行動不便,我們老一直考慮換房,解決上樓問題,現在政府、房管所安裝了電梯,我們心里特別感謝政府。
據了解,西城區今年將在西黃城根南街、白云路等幾個老舊小區先行試點加裝13部電梯。
北京城六區先行試點 目前加裝近90部
據北京市住建委提供的數據,截至七月底,海淀、西城、豐臺等區已完成老舊小區電梯安裝并投入使用共45部,另有40多部電梯正在施工中。
去年下半年,北京市出臺了關于“多層住宅增設電梯”試點方案,在城六區開展先行試點。根據方案,可采取業主共同籌資、單位或集體出資、以及租賃等模式。市財政給予40%補貼,每部電梯市級補貼最高不超過24萬元。
像西城區目前采取的辦法是,市級財政補貼一部分,其余由小區樓房產權單位先行墊付,后續運行維護由居民共同分擔。
西城區房地中心西長安街管理所所長 賈彥鵬:一層是不交,二層是50%,三層以上是全額交。老樓面積都不算特別大,我們前期測算每月每平米一塊錢左右吧,但是具體標準也正在測算。
而海淀區則引入社會資本,在大柳樹5號院試點加裝電梯“租賃式”模式,也就是說由企業出資建設,之后再收取居民使用費。
擴大試點范圍 形成市場化機制
老樓加裝電梯,從政策支持到資金籌集,北京市下了大力氣,各個區也想了很多辦法。針對居民的需求,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將繼續擴大試點范圍。但要全面推開這項工作,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由于造價和安裝費用較高,每部電梯一般都在五六十萬到一百萬左右。從目前試點已建成和正在實施改造的電梯項目看,大多是由單位或集體出資。像西城區試點工程除市級補貼外,建設費用全部由區級買單,但后續運行維護費用還是需要居民共同分擔,而只要有居民不同意的,工作就很難開展。
西城區西黃城根南街社區服務站站長 李德娟:當時第一批征求民意的時候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多,因為沒達到百分之百就不能實施,因為二三層的年輕人不愛裝電梯。
試點方案為增設電梯打通了“綠色通道”,可不用辦理立項、用地等審批手續。但在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種種困難。
西城區房地中心西長安街管理所所長 賈彥鵬:比如說煤氣、電力、上水、下水等等,管線比較多,要移位的話,施工難度相當大,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協調此事,只憑借著一個實施單位來協調這事,難度太大了。
針對居民工作難、籌資難等問題,下一步北京市住建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政策方案,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推動形成加裝電梯管理服務市場化機制,繼續擴大試點范圍,讓更多群眾得到便利。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