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多數家長們都不覺得孩子尿床是病,都認為是寶寶睡前水喝多了、玩累了,或者干脆認為是孩子懶,沒有養成良好習慣造成的。

然而,并不是。。。
什么是遺尿癥
周到君從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了解到,正常情況下,孩子在2~2.5歲左右就能控制夜間排尿,能夠堅持夜間起夜一次或一泡尿到天亮,但是夜間仍可能無意識排尿,這是一種正常現象,隨著孩子長大就能夠主動控制夜間排尿。如果孩子5歲后仍頻繁尿床,就可能患上了“遺尿癥”,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和生長發育,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智商水平。

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少孩子會自愈,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兒童會延續到成人。調查顯示16~18歲的人群中還有高達1.7%的患病率。在每個年齡層的尿床孩子中都有20%的比例是每周尿床3次以上,這種持續存在的遺尿問題將嚴重影響兒童自尊心與自信心。
“遺尿癥”的六大病因
讓我們再來了解遺尿癥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孩子長大了為何還尿床?

一、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孩子遺尿主要是由于垂體后葉分泌抗利尿激素功能尚未成熟,夜間不能分泌足夠的抗利尿激素控制排尿,并與神經內分泌系統整體發育不完全有關。
二、功能性膀胱容量減少
用膀胱內壓測量方法研究遺尿兒童,發現膀胱容量比預計的要少30%,同時膀胱的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于正常,平均小于正常的50%。
三、睡眠過深
原因在于睡眠過深,充盈的膀胱沒有向大腦發送信息,不能接受來自于膀胱的尿意覺醒,使之發生反射性排尿,形成遺尿。
四、便秘等因素壓迫膀胱
當孩子便秘時,膀胱將遭受壓迫,使其難以正常儲尿,從而孩子的小便感增強,尤其在深睡階段,小便感增強后,孩子沒辦法及時意識到,便會尿床。
五、晚餐后喝過多的水或飼料
晚餐后喝過多的水或吃含水量過多的食物,會導致孩子夜尿增多。
六、心理因素
有些寶寶在幼年時沒有養成控制排尿的習慣,一旦尿床便遭責罵,精神總處于緊張狀態中,使遺尿癥經久不愈。

孩子尿床,爸媽們無需過于生氣和緊張!事實上,孩子可是會自責自己,這個時候,一定要謹記“好好交流”、“理解和鼓勵”!
世界遺尿日World Bedwetting Day
為呼吁公眾關于遺尿兒童,重視遺尿問題帶給家庭和孩子的嚴重影響,ICCS(國際小兒尿控協會)和ESPU(歐洲小兒泌尿外科協會) 在第26屆歐洲小兒泌尿外科大會期間宣布制定“世界遺尿日”。首個“世界遺尿日”定于2015年10月17日,主題是:Time to take action——關注小兒遺尿,行動在此時。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腎臟專委會和中國小兒尿控協響應全球倡議,在第三屆東方兒科大會上同期宣布首屆“世界遺尿日”成立。第二個和第三個世界遺尿日分別為2016年5月24日和2017年5月27日。2018年世界遺尿日的時間為5月29日。

健康提醒:
建議尿床孩子的父母,盡早咨詢醫生,減少尿床對孩子的影響。使遺尿患兒也能度過一個陽光、快樂的童年。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