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2017年,有226家“首店”進入上海市場,“首店”數量約占全國的50%,同比大增126%,高居全國之首。今年一季度,多達72家新品牌首進魔都,業內預計,2018年涌入上海的首店品牌將超過400個。所謂“首店”,是指在行業里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一區域開的第一家店。能夠吸引“首店”落滬,恰是“上海購物”最新最潮的體現。
選址:最愛靜安徐匯黃浦
上海哪些區“首店”數量最多?答案是靜安區、徐匯區和黃浦區,分別是37家、30家和18家。
今年一季度,新登錄上海的這72家“首店”的選址顯示,興業太古匯、K11、新天地、靜安嘉里中心,靜安大悅城、五角場萬達等熱度最高。
進入上海的這些“首店”,選址哪里有何講究?業內人士指出,城市商業綜合體,特別是新開業的熱點項目或者市級商圈的成熟項目。
“例如2017年開業的興業太古匯、保利時光里和長寧來福士等熱點項目,港匯恒隆廣場、靜安大悅城、徐匯美羅城等成熟項目。另外,淮海中路、番禺路、馬當路等核心商圈街鋪也備受‘首店’選址青睞。”市商務委商貿行業管理處處長孔福安指出,這些“首店”選址偏好多為熱點新開業或知名成熟的商業綜合體,中心城區的核心商圈街鋪。
據悉,今年年內,長風大悅城、LCM置匯旭輝、凱德Lu鄄one、Love大都會、L+Mall、金光中心、世紀匯等新項目已簽約的大批“首店”正整裝待發。
業內人士指出,主流購物中心日益重視差異化、上海新開業購物中心增加、知名商業項目持續吸納“首店”熱牌,三者“疊加效應”大幅推高了上海的首店數量。
業態分布:零售和餐飲最火
在上海,這些“首店”的業態分布如何?主要集中在零售、餐飲和兒童業態。
以2017年進入上海的這226家“首店”為例,零售業態最高、占比48%,其次是餐飲業態、約占39%,兒童業態占比約為8%。在零售業態中,服飾類業態數量最多,占比28%,其次是美妝類和運動類。
今年一季度,進入上海的這72家“首店”的數據顯示,本土品牌和國際品牌各占41家31家。其中,餐飲首店數最多,其次是零售首店,還有6家休閑首店。在餐飲首店中,日料、西餐、粵菜、咖啡、茶飲為最受寵的五大類別;休閑業態則以多樣化的運動健身表現突出。全國首家EDITOR全店收納主題美學生活買手店、星巴克臻選咖啡烘焙工坊全球最大旗艦店……與北京相比,“首店”在上海,在時尚度與新生活方式感知力上更勝一籌。
如美國專業彩妝品牌NARS、荷蘭殿堂級牛仔褲品牌DENHAM、紐約快時尚輕奢鞋履品牌LuxuryRebel、日本時尚女裝品牌Ungrid、紐約高端精品甜品LadyM……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小眾高端品牌的“首店”進駐上海,引入“小而美”的產品,讓“上海購物”的體驗中增加更多高品質、差異化、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
“這些本身有著較小規模的特定受眾群體,甚至可能是海淘代購的‘網紅’品牌,將‘首店’選擇落戶上海,極大地豐富了消費品的供給和消費者的選擇,有效地提升了上海的品牌集聚度。”孔福安指出。
在上海,這些“首店”正在開啟跨界新零售、電商線下實體店等不同業態,而部分“首店”品牌選擇沉浸式體驗的主題餐廳、以蹦極為主題的新穎健身、運動健康等新業態為切入,則為“上海購物”增添更多趣味。
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關注“勞動報財經新聞”微信公眾號
哪些潮牌可看可用可玩
最新消息顯示,全世界銷售量最大的連鎖會員制的倉儲批發賣場中國大陸首店將落戶浦東康橋。Costco將在浦東康橋設立中國區投資性總部,并和合作伙伴星河控股集團共同建設一家會員俱樂部零售旗艦店。
而今年“五一”,在K11登錄的“Champion”上海首店,吸引了不少滬上“潮人”采購。“五一”過后,紐約潮牌“ArtofNowhere”也將其首次登錄內地的首秀快閃店選址K11,再次引消費者大排長龍。
記者注意到,國際大牌正在加速在上海的優化布局,旗下新品牌、全品類旗艦店、新設精品店同樣熱衷于選擇落戶上海,進一步提升了上海的高端品牌集聚度。
去年以來,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旗下全新護膚品牌茶靈ChaLing、美國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秘密Victoria'sSecret首家全品類旗艦店、意大利高級珠寶商布契拉提Buccellati首家精品店等國際大牌“首店”已紛紛進駐上海。歐睿國際調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盡管國內奢侈品消費逐步回歸理性,未來五年,中國仍有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同時,上海也是國內新興品牌擇址的沃土,并且成為“首店”擇址的優選地。例如,從后臺走向生活的時尚專業彩妝品牌REC、全國首家裸足購物鞋履旗艦店LARUTADEVIA、中糧集團旗下全新服務品牌及體驗平臺雪宜茶聲、收納主題美學生活買手店EDITOR等。而此前贏商網發布的《2017年度新興品牌TOP100榜單》則顯示,這些新興品牌中,餐飲和零售品牌上榜超過半數,并且除個別區域特征明顯的餐飲品牌外,都已經選擇入駐上海。
跨界能手帶來新奇體驗
如今,“跨界零售”已成為時尚品牌吸引年輕消費群體的重要手段。進入上海市場的“首店”中,不乏一批跨界能手。
“爵士樂和年輕潮牌看似不沾邊,卻在臨近外灘的商業中心實現了奇妙融合。”在南京東路的“外灘·中央”商場,記者穿越NewBalance旗艦店,距離Skechers(斯凱奇)門店不遠處的四樓,隱藏著來自紐約的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這是林肯爵士樂中心的海外首店。中心整體設計呈現著爵士的“swing”理念,在與樂手零距離交流過程中,能身臨其境地感受純正的爵士樂表演。除了每晚兩場的演出外,“首店”也可承接滬上企業及媒體品牌的活動。記者注意到,不少時尚零售品牌涉足餐飲行業,在上海開啟“跨界首店”。如日本無印良品全球首家餐堂MUJIDiner、法國奢侈品牌香奈兒ChanelCocoCafé快閃店、德國雙立人全球第一家旗艦餐廳TheTwins……滿足了滬上青年消費者“獵奇”、“嘗鮮”的心理。
站在一面“智能穿衣鏡”前,就能夠通過電子掃描人像而抓取個人的身材特征,提供穿衣配搭的方案。記者在七寶萬科廣場的“有生品見”全球首店內看到,智能生活用品正在植入我們的生活。一面智能導購屏,拿起貨物便可以跳出貨品信息,還能夠直接網上下單和支付;一個遙控器,切換我們的離家和回家模式,智能家居就自動啟動,掃地機器人開始工作、電風扇也會自動開啟……“有生品見”首店自4月末在七寶萬科開業以來,其門店日均營業額達到15萬元。
“日本無印良品全球首家餐堂MUJIDiner,詮釋了傳統零售‘連帶零售’的轉型思路,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孔福安指出,在上海,除了“跨界零售”外,促進新技術、新概念與傳統零售相融合的“智慧零售”,也吸引了一批年輕的粉絲。
在新天地,美國揚聲器廠商Bose中國首家體驗店,是第一家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的智慧門店。通過連接店內專屬FreeWi-Fi,便能夠通過BoseSoundTouch等應用程序體驗產品,也可以使用手機淘寶BOSE品牌號獲取店鋪最新活動,預定店內體驗或其他專屬服務。為了直觀呈現BOSE汽車音響的聲效,新天地體驗店內還停放了一輛搭載Bose5.1環繞聲音響系統的保時捷911Carrera跑車,這是BOSE在全球唯一兩家有保時捷的門店之一。
首店“首長”話特色服務
@“有生品見”建店部總監葉偉東:“首店”的到來,為傳統購物和零售行業帶來不少新的職業。商場里的營業員不再是傳統營業員,而成為了‘購物顧問’的角色,為消費者提供購物服務,把智能商品的使用模式進行演示,在消費內容的提供、消費方式的引領上都有了改變。
@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首店總經理周黎勇:
在潮流活力品牌以及高端餐飲中,引入林肯爵士樂中心,把小眾的爵士樂推往大眾,是“上海購物”會商旅文跨界融合的體現。
開辟“首店”,為消費者創造出了新鮮的體驗,但對“首店”員工而言卻充滿著挑戰。例如,我們的團隊要具備對爵士的基本知識,幫助觀眾簡單了解爵士,更好地投入到現場環境中。每隔兩至三周,中心會迎接新的海外樂隊表演,需要專業的服務人員為消費者提供解讀。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首店”之于“上海購物”的意義,一是“創新驅動”,使得“上海購物”的內容和產品向更高質量發展,二是通過最新、最潮等新模式、新業態的引入,增加市場的新體驗,使得更多消費者有了來“上海購物”的理由。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