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昨日,上海警方宣布破獲一起涉案金額高達3億余元的非法集資案件,共有8000余名投資群眾被騙。而此案件犯罪目標直指老年人,誘騙對象中8成為60歲以上老年人。
冒充客服誘騙提前退保
2015年2月至今,上海捷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通過不法手段獲得多家保險公司的保單信息,指使業務員冒充保險公司客服,采取隨機撥打電話、發短信等方式聯系投??蛻?,誘騙客戶提前退保,進而購買該公司非法理財產品。同時,向客戶承諾年化8%至10%不等、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截至案發,捷量公司共吸收8000余名投資群眾共計3億余元資金,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值得注意的是,案件中多以老年人為誘騙對象,其中60歲以上老年受害人超過八成。目前,公安機關已對徐某、成某等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并已對信息泄露源頭實施打擊。
從小恩小惠入手拉攏
近年來,上海公安機關在偵辦非法集資系列案件時發現,犯罪團伙的誘騙目標直指老年人。
據介紹,犯罪團伙先是從中老年人聚集的場所入手,如在公園、廣場、老年大學等舉行各種宣傳,吸引目標人群注意。然后從中老年人共同愛好入手,如組織飲早茶、旅游、派送小禮物等,待彼此熟絡后,便邀請老人到項目基地考察,營造“有前景、高盈利”的繁榮假象騙取信任。
除了直接誘騙老年人,他們的熟人也是不法分子的目標。在偵破案件中,就有犯罪團伙以支付傭金為誘餌,與養生保健公司等機構業務員串通,讓他們把中老年顧客介紹到非法集資人處,或直接在中老年人群體中雇傭職業說客。犯罪團伙利用中老年群體獨有的“心理危機”以及信息知識儲備陳舊的特點,進行誘騙。一旦有集資人站出來主動表示甘當投資中介,這些中老年人便很容易被其熱情的態度和天花亂墜的說辭打動。
非法集資主要有三類
據悉,非法集資常見犯罪形式主要有三類。
一是以“私募基金”為名義。近年來,不少非法集資嫌疑人為掩人耳目,利用手中獲取的私募基金牌照開設有限合伙企業,以私募名義行非法集資之實。二是以“消費返利”形式。嫌疑人以商城、網站為平臺,通過互聯網、宣傳單等對外公開宣傳“消費贈積分、滿贈現金”等,大肆招募區域經理發展商家加盟,吸引消費者注冊,進而從加盟商家處收取服務費,再變相以積分方式長期固定、高額贈送并承諾兌付。三是以“退保理財”為噱頭。警方調查發現,有不法理財公司通過非法手段獲得一些大型保險公司保單信息后,指使務員冒充保險公司客服,以承諾8%至12%等固定收益為餌,通過信函、短信、電話誘騙保險客戶提前退保,購買所謂的理財產品。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