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即日起,我國進口的抗癌藥將實現零關稅。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消息,自5月1日起,三措并舉降低抗癌藥價———進口藥品實行零關稅,對已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施政府集中談價、采購以及對未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行醫保準入談判。
同時,財政部聯合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抗癌藥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中明確,自5月1日起,對進口抗癌藥品,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
國家癌癥中心發布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達數百萬。統計顯示,我國抗腫瘤藥市場規模超過千億元,約一半依賴進口。這些藥品價格昂貴,工薪家庭難以承受。
以多發性骨髓瘤治療為例,一支3.5毫克的進口藥硼替佐米價格是6116元,一般一個療程使用4支,9個療程為一個治療周期,藥品總價為220176元。
記者獲悉,“零關稅”清單頗廣,包括了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也就是說,癌癥患者常用的進口化療藥、靶向藥、生物制藥等全都涵蓋在內。
那么一系列降價“組合拳”后進口抗癌藥價格會降多少?對此各方的揣測很多。有說算上增值稅,藥價可降20%,也有說降5%-10%。例如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史錄文認為,“各種措施綜合考慮,此次出臺的政策將使進口抗癌藥降價至少20%。”
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可以下這一觀點:目前我國進口藥實際關稅稅率約4%,中國抗腫瘤藥市場約1400億元人民幣,其中進口藥占1/4合300億元左右,零關稅后可以減少腫瘤患者12億元的開銷。中國腫瘤患者有430萬人,每個患者平均可以減少270元藥費。
而對進口抗癌藥來說,隨著國內創新藥的發展加速,同樣也面臨降價的壓力。杏澤資本合伙人強靜談到創新藥時指出,創新帶來產品競爭,產品競爭帶來的好處是什么?必然性價格降低。創新藥獲批后,對于原有藥品的價格體系是一個沖擊。
據悉,國家還通過了鼓勵新藥和仿制藥并重的政策。4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鼓勵仿制藥,并要加快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出臺系列政策支持。國內仿制藥盡快上市,可以解決部分原研藥價格過高問題,大力提高藥品的可及性和供應保障能力。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