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2018年5月1日起,上海等地將開啟個人稅延養老保險試點。今天,全國首個稅延養老險產品在上海正式發布,分為收益固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動型三款。市民可以自主投保,也可以委托單位集體投保。
聚沙成塔,醞釀了十年之久的稅延養老險,終于靴子落地。一款機器人緩緩上臺,向大家介紹全國首個稅延養老險產品。 “如果您的月收入低于16667元,就可以享受到月收入6%的稅前列支額度。如果月收入高于這個數字,就可以享受到每月1000元的稅前列支額度。繳費期間,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時再繳納相當于7.5%的稅款。
現場發布的產品分為收益固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動型三款。固定收益型產品,年回報率大致為3.5%到4%,投保以后就可以終身享受這個回報。收益保底型,則會設置保底利率,比如2到2.5%,投資超過這一保底利率后會進行再分紅。收益浮動型,收益和風險則成正比。
中國太保壽險健康養老事業中心副總經理何飛波 告訴記者:“對年輕人來講,到養老領取時間會比較長,經歷周期會比較長,我們國家的經濟還在不斷發展中,所以在投保中可以選擇風險較高的產品。對于年紀偏大的老百姓來講,比較建議購買收益比較固定的產品。”
在上海,2017年,老年人口占比高達1/3,人口老齡化程度相對較高。因此,發布會現場,吸引了多家企業的HR。來自金外灘集團的人力資源副經理李翔 告訴記者:“這個對于企業來說,也是一種解決員工養老權益的一種途徑,我們會仔細研究、進行考慮。”
不過,華建集團人力資源經理王瑾則有點擔心:“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額度,這個大家都不一樣,我們比較關心這個額度是怎么算,是企業HR來給他計算,還是說稅務機關可以計算,到時候我們HR的工作量會不會增加?”
記者獲悉,無論是企業投保,還是個人投保,在6月30日前,由于稅延養老險的中保信平臺與稅收平臺尚未對接完畢,采用線下扣稅方式。市民投保以后,會拿到一個稅收抵扣碼,憑抵扣碼到稅務局進行線下抵扣。6月30日后,2個平臺完全對接完畢,可以實現自動抵扣。 “單位在向國家申報稅的時候,就會自動抵扣。還有一個個體工商戶,是按年投保的。按年進行申報的話,需要每年向國際稅務總局進行申報。”何飛波介紹。
如果選擇個人購買,市民可以前往太平洋保險官網、微信等多個渠道購買。發布會現場,還發布了稅延計算器,輸入年齡、月收入等數據,就能得到省稅金額,以及退休后實際領取的養老金金額。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