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國內創投熱點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了。共享單車從風口到眾多企業倒閉退出,時間大概是一年多,共享充電寶大約是一年,而如今無人貨架也再次重復了它們的軌跡,周期甚至還不到一年。

近日,多家無人貨架企業傳出關閉站點、資金斷裂、撤柜、裁員的新聞。其中曾經融資5億元的頭部明星企業猩便利,將關閉三四線城市站點。此外,七只考拉也被曝出大幅裁員的消息。種種跡象表明,一度受到風投追捧的無人貨架,也陷入了發展的冰點期。
無人貨架為何這么快就遇到發展瓶頸?無人貨架廠商多采用開放式貨架+展示冰箱的模式,本身有著種種天生的不足,同時又涌入過量的玩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這些積累的問題開始爆發。
無解的高貨損率
無人貨架的貨損率非常高,很多廠商的數據表明達到20%,甚至有些接近40%。相比之下,傳統連鎖超市在3%-5%之間,沃爾瑪甚至可以降低至1.5%左右。即便如此,傳統超市的利潤率也不過只有幾個百分點。因此,盡管經營的零食飲料類商品毛利率能達到20%-30%,但無人貨架廠商也無法承受得起如此高的貨損。
門檻低競爭激烈
無人貨架能迅速推廣起來,一個很大原因是初期投入成本很低。普通貨架的成本頂多幾百元,立式展示冰箱也才兩千多元,批量采購的話價格還能更低一些。
由于初期投入低,加上技術研發門檻也不高,眾多企業蜂擁而上,至少數十家企業已擠入了賽道。據《2017年中國無人貨架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9月,已經有至少16家無人貨架公司獲得投資,最高的拿到3.3億元,融資總額超過25億元。大部分玩家都是在2017年進入市場,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杭州這三個城市。為了獲得市場和資本的認可,這些企業將規模擴張放在了首位。比如,理論上100人以上的公司才具有設置無人貨架的消費能力。但事實上,為了跑馬圈地,很多無人貨架廠商在30人以下的小企業布點。導致無人貨架布點過多,但單個站點的銷售額卻非常有限,很多廠商的日單點銷售額不足百元。
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和前期ofo的無GPS定位小單車一樣,無人貨架遇到了運營成本高企的問題。無人貨架只是銷售的終端,其背后是采購、倉儲、配送和運營一整套的供應鏈體系。每個城市需要建立中心倉庫和區域倉庫,配備市內送貨車和龐大的配送團隊。無人貨架廠商的運營成本取決于其供應鏈管理能力的高低,而現行入場的玩家多為創業企業,具備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的企業非常少。同時為了吸引消費者下單,無人貨架廠商還推出了大力度的優惠促銷,在加劇市場競爭的同時也提高了運營成本。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