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社區里有了矛盾,該找物業、找居委還是找業委會?不少市民恐怕都遇上過這種煩心事。要是一來二去遇上幾次“踢皮球”,心里的火氣可止不住就上來了。申城首創的“三聯辦”合署辦公近日在虹口涼城新村街道文苑一居民區正式掛牌,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聯合在一個辦公室內,幫助居民一站式解決問題。
針對痛點開展創新
大調研到底調研些什么?涼城新村街道感到,一定要針對社區居民最迫切希望解決,影響日常生活指數的難點痛點入手。為此,街道針對前期信訪中比較突出的業主與物業間矛盾,將調研重點放在如何解決業主與物業公司存在的“最后一公里”上。
“越是難,就越需要我們去直面。居民期盼的事,我們就要一竿子插到底,迎難而上,幫助解決”。涼城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樂躍明告訴記者,業主與物業公司間長期存在的矛盾,不但影響了社區管理,也極易影響社會穩定和居民幸福指數的提升。為此,涼城提出了“萬眾建我家———三聚工程”,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生活共同體,將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放在一間辦公室里辦公,破解由來已久的難題。
“三駕馬車”不甩鍋
據了解,涼城新村街道文苑一居民區有文苑、文苑一、三湘、經典、奎江、亞馨苑、水仙七個小區組成。除了七個業委會外,有五個物業公司進行管理。
“你不知道居委干部每天要接待多少居民?接多少電話?其中很大一部分和物業有關。居民現在碰到問題往往第一個想到居委會,當然,這是對我們的信任。但很多問題,靠居委會一家難以解決。”文苑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高愛琴說。
文苑小區有戶居民家南面墻遇到雨天有滲水現象,便找到居委會。居委會告訴她,滲水問題要找物業公司。可居民找了物業公司,物業公司說可能樓上居民水管老化了,要居委會出面做樓上居民的工作,否則很難進居民家檢查水管。一來二去,居民的怨氣上來了,氣氛一下子被激化了。“類似這樣的現象,在這次調研時居民多有反映。其實,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間的職責是很明確的,但現在居民往往找不到物業公司,便只能找居委會。為此,我們針對調研時發現的問題,決定即知即改,成立‘三駕馬車’合署辦公,用這樣的方式來破解難題。”樂躍明表示。
記者在“三聯辦”看到,墻上貼著居民區七個業委會和五家物業公司聯系人名單,以及各自的聯系方式及有關責任章程。據涼城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三聯辦”設在居委會同一樓里,便于居民能方便找到,同時物業也有了在居民區的“落腳點”,業委會也不用另找辦公點了。“三駕馬車”在一起辦公,有什么“邊界”不清的問題,“三駕馬車”的代表當場可以決定哪一方是解決問題的主角,如果需要一起解決的,則馬上可以解決。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一個居民區有多家物業如何辦公這一問題,涼城采用物業輪流值班制,如居民反映的問題不是當天值班的物業公司管轄地區,當天值班的物業公司作為責任人,應立即通知居民所在地區管轄的物業處理。
今后將逐漸推行
家住車站北路732弄46號的田成明前天氣呼呼地來到文苑一居委會,反映他的車位被人“占領”了,要求居委會出面解決。以往像這樣的問題,居委會要居民自己去找物業公司,而物業公司并不在居民區里,找物業得電話聯系或到其辦公地方,一來二去,矛盾往往會“爆發”。然而,當田成明走進文苑一居委會時,看見墻上掛有一塊“三聯辦”牌子,便直接走了進去。當天值班的高鏡物業公司王洪在聽了情況后,馬上到現場了解。他一邊耐心地與田成明進行溝通,告訴業主:家門口的車位不是專用車位,一邊幫業主尋找新的停車位。田成明停好車后,還專門跑到“三聯辦”,感謝工作人員為他解決了難題。
樂躍明說,小區的精細化管理是城市精細化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三駕馬車”合署辦公,現在還處在試點階段,調研時還要不斷地聽取意見,進一步探索城市管理創新機制,通過引入黨代表、居民代表和社會組織等一起來“坐鎮”,提高小區自治主體的繡花功夫,試點建立物業管理委員會,與居委會、業委會形成“三委”聯動,共同建設好美麗家園。他表示,這一合署辦公模式完善后,將在27個居民區逐漸推行。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