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聽曾經罹患癌癥的護士現身說法,看不同學科的醫生打“團體戰”,有病人說,在楊浦區市東醫院腫瘤聯合門診,得到的第一劑藥是“定心丸”。
匯集專家研制“定心丸”
對于腫瘤患者來說,最頭疼的事情莫過于不同的醫生給出不同的治療方案,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患者不知何去何從。市東醫院于2006年組建了腫瘤聯合門診,通過對腫瘤內科、放療科、介入科、檢驗科、病理科及影像科等實施多學科一體化管理,集中手術、放化療、生物基因治療、中醫藥治療和熱療等多學科的優勢展開“集團作戰”,解決了患者“不知該聽誰的”難題。
67歲的張阿姨接受乳腺癌手術五年后,經CT檢查,發現肺部有結節,這讓張阿姨日夜難眠。幾家醫院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最后,張阿姨找到了當年給自己做手術的市東醫院。該院腫瘤聯合門診組織了乳腺外科、放療科、介入科、腫瘤內科的專家一起討論、反復比對片子,最后認定這個新發的肺部腫塊不是惡性腫瘤。張阿姨終于睡上了安穩覺。而且,醫院為她所做的會診是不另外收費的。
“定心丸”的效力,不僅來自于陣容強大的醫生團隊,貼心的護士們也功不可沒。門診的朱護士曾是乳腺癌患者。她在醫院體檢中被發現乳腺有一個小腫塊,因為腫塊小,很難檢測出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聯合門診的專家在最短時間內給予了明確答案,必須盡早手術。從體檢結果出來,到躺在手術臺上,還不到24小時。朱護士成為腫瘤聯合門診快診快治的受益者。在結束半年的治療后,她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并且要求調換工作到腫瘤聯合門診,用自己的切身體驗給患者提供最大的便利。
有專業技術更有專業精神
“用最短時間,有最好專家,花最少費用,得最好診治”,聯合門診始終堅持原楊浦區腫瘤防治院丁生老院長提出的“四最精神”。經過多年耕耘,2013年,該院成功申報楊浦區重點學科,成立大腫瘤科。此后,又被批準為吳階平醫學基金會上海腫瘤綜合治療臨床科研基地。
聯合門診的醫護人員們不僅用專業技術,更用專業精神守護著病患。一位八十多歲患有乳腺癌并發胸壁轉移的病人來到腫瘤聯合門診就診,一打開她胸壁包裹的紗布,整個診室頓時充滿了腥臭味,她的整個胸壁都已被腫瘤侵蝕,并伴有嚴重的破潰化膿。在這之前,她已經輾轉好幾家醫院,都被拒絕。市東醫院姚暉主任聽說后,決定收下她,并與其他醫生一起為她制訂了詳細的個性化放療方案。但考慮到病房工作的壓力,便向病房醫生征求意見,龔金蘭醫生主動站了出來,讓病人住進自己管理的病床。放療病人的療程比較漫長,一般需要一到兩個月的時間,這期間醫生每天都要給病人換藥、清洗傷口,這一聲承諾可不輕松。在治療過程中,這位病人胸壁皮膚潰瘍伴嚴重感染,對一種常規藥物出現過敏,但過敏體征并不特別明顯。她不好意思給龔醫生添麻煩,所以沒有提出換藥的要求。但龔醫生卻細心地發現了,經過分泌物藥敏試驗,仔細篩查敏感藥物后,她為病人換上了幾毛錢一支的抗菌藥,在不影響療效的情況下還降低了病人的用藥費用,病人的過敏反應也解除了。一個半月之后,病人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康復出院。
在聯合門診,最歡欣的,莫過于病人迎來新生。對于這里的醫護人員來說,那永遠是最好的獎賞。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