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女廁經常性排長隊已司空見慣,為什么不像開發停車誘導系統一樣,開發公廁APP監測人流數量,減少上廁所排隊時間?

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上海市人大代表、致公黨嘉定區副主委姚薇提交書面意見,建議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廁所的利用效率,尤其減少女廁排隊時間。
姚薇稱,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大,人們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的豐富,經常看到商場、購物中心、醫院、旅游景點等人員集中的公共場所,女廁門前總是排著長龍。特別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一等就是二十分鐘,體力不支、叫苦連連。
據《關于上海市男女公廁廁位比的調查報告》中顯示,女性中100%的人曾有過上廁所排隊經歷的,而經常排隊的高達34%;男性中96%的人有過上廁所排隊經歷,但僅有4%的人經常排隊。
雖然,為了解決男女公廁比例失衡的問題,2017年9月上海頒布了新版的《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提高了女廁的比例,規定了商業區、餐飲場所、醫院等區域,女廁位與男廁位的比例不應小于1.5:1,機場、火車站、軌道交通站、旅游景點、城市廣場等客流高度聚集的場所比例不應小于2:1。
但現在的問題是,對于大量的現存的公共場所,如何滿足人們的需求?
為此,姚薇建議,首先,加大推行無性別廁所。無性別廁所也稱獨立廁所,是男女均可使用的廁所,是用一人一鎖的方式解決男女游客方便的問題。
其次,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廁所的利用效率。姚薇表示,現在停車都有APP或直接關聯導航軟件,所以開車找個停車位不是難事。但是公廁卻沒有一個像樣的“神器”,雖然上海市綠化市容局推出一個APP“上海公廁指南2014”,但是上面的數據一直沒有更新,下載數也少得可憐。
現在開車無論在路上還是在手機上都有交通誘導系統,那如廁能否如法炮制一個,特別是在如廁的高峰期起到疏導人流的作用。建議商場、醫院、展館、景點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不要忽略廁所這一重要設施,尤其是在廁所改建時,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采集廁所擁擠的動態信息,并上傳至相關信息發布平臺,提高廁所的利用率。
“我們可以想象,當我們參加一個大型展覽,如果在廁所門口或人流高集中區域有一塊廁所動態信息電子公告板,類似高架上交通信息情報板一樣的,那排隊如廁者就能自發、合理地分流,緩解廁所緊張的壓力。”姚薇說道。
此外,姚薇還建議,鼓勵賓館、飯店、咖啡館、茶室等公共建筑業主或服務單位開放其內部廁所為公眾服務。建議采取政府補貼的方法,鼓勵對現有的廁所推行無性別廁所和信息化廁所的改建,然后統一掛牌,“內設公廁”向公眾開放,便于路人尋找,打消了有如廁需求人群的顧慮。
廁所數據統計需注意隱私 研發后費用又誰來付
崇明商家網表示:要研發出這樣的一套設備還是可行的,但是昂貴的研發經費超大電子屏設備等,政府會買單嗎?即便有公司愿意開發APP后,使用量以及普及量還是較少,一個小小的公益軟件何談占用手機界面后有回本之途,這都是問題癥結。公共場所,并不會因為有統計提示現在有空位人們就會去上廁所,該排隊時間段和人流密集地段缺公廁還是依舊會出現排隊現象,這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與其開發一個統計系統繁重的開發資金成本,不如政府把錢補貼給商家做每月清潔費,讓商家開放更多廁所來緩解,同時做到提示附近其他如廁地點,可就近擇流更為合理。學會運用科技是件好事,但上廁所不是手機點單上菜可以等候,只有正確合理利用資源才是關鍵!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