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72歲的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日前在公司30周年慶典上終于一改過去“不差錢不上市”的表態,松口稱“在適當時候考慮上市”。
30年來,娃哈哈從一家校辦經銷部成長為飲料行業巨頭,但在品牌老化和食品謠言的夾擊下,近幾年業績持續下降。
業內分析認為,宗慶后從“不差錢”到“要上市”的轉變背后,是娃哈哈面臨的發展瓶頸與不得不進行變革的迫在眉睫。但娃哈哈若想成功上市,其龐大的股東隊伍將是最大障礙,亟待整合。
產品老化業績連續下滑
此前,“不差錢”的娃哈哈一直拒資本市場于“千里之外”。分析認為,此次宗慶后在公司30周年慶典上松口表示將考慮上市,意味著娃哈哈正遭遇品牌老化等發展瓶頸,不得不尋求改變。
1987年起始于杭州市一家校辦企業經銷部的娃哈哈,經過30年發展成為國內飲料行業知名品牌,創始人宗慶后也一度成為胡潤百富榜首富。2013年,娃哈哈業績達到頂峰,全年完成飲料產量1270萬噸,營業收入783億元,實現利稅139億元。
但隨后幾年,娃哈哈業績卻持續下滑。公開數據顯示,2014-2015年,娃哈哈營收分別為728億元和494億元。2016年度《胡潤百富榜》顯示,宗慶后家族以112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五,財富值較上一年度縮水230億元。
產品創新收效甚微
在老款明星產品銷售業績下滑的同時,娃哈哈新品卻遲遲未能“上位”。業內人士分析,娃哈哈主打單品多年不變的根源,是長期固守陳規和缺少創新。
對此質疑,娃哈哈相關負責人卻并不認同,稱現在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和細分,也越來越難滿足,但“娃哈哈在產品創新、消費升級方面從沒有懈怠過”。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公司不斷引進新設備、新技術,尋找新元素開發新產品。
實際上,娃哈哈旗下飲料品類從飲用水、茶飲料、植物飲料、蛋白飲料、碳酸飲料到營養粥、功能飲料等可謂“無所不包”,但仍缺少能夠與AD鈣奶、營養快線比肩的新產品。
此外,娃哈哈近幾年頻繁跨界,先后進軍了奶粉和白酒行業,近期還宣布將開發中老年保健品、中醫食療產品作為下一個突破口,并試圖進行渠道變革。
但業內專家認為,娃哈哈的思路是利用過去積攢沉淀的品牌和渠道優勢,嫁接到新進入的產業方向,以快速實現多元化突圍,但并沒有實現其預期效果,其盲目的多元化反而分散了資源與精力。
股東人數或觸及上市紅線
娃哈哈在新老問題夾擊下能否順利上市?有分析認為,面對品牌和管理老化的困境,娃哈哈需要為未來發展做出一些變革。而通過上市機制,公司的股份結構、管理架構將得到改革,同時引入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股東數量將成為娃哈哈上市最大障礙。宗慶后此前透露,娃哈哈擁有15000名股東,或觸及上市公司股東人數紅線。
而在宗慶后此次改口上市之前,已有娃哈哈謀求上市的傳言。今年4月,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糖果發布公告稱,恒楓香精香料(香港)有限公司計劃收購公司不少于50%的股票權,而恒楓香精香料的最終實際擁有人為宗慶后獨女宗馥莉,但收購最終并未成功。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