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共享的風,依舊在吹,現在吹到了按摩椅上。日前,勞動記者注意到,上海多個商場、影院的休閑等候區的共享按摩椅數量激增,而目前國內已至少有十家企業進軍該市場,人流量較高的公共場所成了他們角逐的主戰場。在企業看來,按摩椅的應用場景并不局限于商場和影院,高鐵、機場、醫院都是潛在方向。
掃碼支付即可使用
工作日的晚間,勞動報記者來到中山公園龍之夢,每個樓層都擺放著2-3臺共享按摩椅,部分按摩椅上,已有用戶正在接受按摩。按摩椅的把手上貼有一個二維碼,另一側寫著“掃描二維碼,享用按摩椅”。用戶需要用微信或支付寶掃描二維碼,在線支付后,按摩椅才會啟動。該共享按摩椅分為多種服務模式:如肩頸舒緩8分鐘8元,腰臀保健15分鐘13元,疲勞恢復25分鐘20元等。
記者掃碼后發現,相比于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項目,這款名為“樂摩吧”的共享按摩椅不需要先下載APP或小程序,更不需要支付幾十元到上百元的押金,掃碼支付即可使用。支付完成后,根據按摩椅發出的提示音,機器先對記者的身體進行檢測,隨后開始按摩。這與普通的家用按摩椅,并沒有太大區別。
在申城,除了“樂摩吧”外,名為“摩摩噠”的共享按摩椅投放量也不少,記者在世紀仙霞影城等多家影院都發現了它的身影。除掃碼支付方式外,“摩摩噠”按摩椅旁還設置了零錢投幣口,用戶可以投入5元、10元和20元的紙幣以開啟服務。
瞄準碎片化等候時間
從用戶需求上,按摩椅與之前的迷你KTV、健身艙類似,也是瞄準了消費者碎片化的時間及消費痛點。
“比如你在商場等人時、等候電影開場前,這5-10分鐘,還能干些什么?”樂摩吧聯合創始人陳長桉向記者介紹,企業的產品今年初入駐上海各大商圈,他們希望“讓等待成為一種享受”。
“買不起,花點零錢偶爾體驗下,還是不錯的。”一位使用者告訴記者。一臺質量較好的家用按摩椅價格至少在2000元以上,甚至達到上萬元。相比之下,按時計費的共享按摩椅在價格上,優勢更大,也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
和其他共享項目一樣,目前共享按摩椅行業已有至少10家企業入局,并吸引了不少資本的關注。其中,規模較大的是“摩摩噠”與“樂摩吧”兩家。根據市場公開資料,“摩摩噠”背后的出資方為上市公司榮泰健康;“爽客”獲得了2億元的A輪融資;頭等艙互聯(又名:奇拉按摩椅)獲得1500萬天使輪融資;“蟻點”則剛處于種子輪。
未來發展仍待市場驗證
用戶需求,決定市場,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盧向華表示。從積極的角度看,通過有效整合碎片化的等待時間和閑置空間,讓消費者在短時內享受按摩體驗,按摩椅有它的優勢特點。從長遠角度看,受限于場地、公共資源占用(體積大、耗電)和使用運維等專業問題,共享按摩椅能否走得長遠,這有待市場驗證。
從記者體驗的感受而言,衛生清潔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另外,還有部分用戶存在“蹭坐”(坐在椅子上,但并未支付使用)的現象,這對于企業的成本,機器的壽命,都存在影響。
“樂摩吧”介紹,會通過技術手段對“蹭坐”用戶進行警告,并定期安排線下維護團隊對按摩椅進行定期清潔。從企業盈利角度,陳長桉向記者透露,“樂摩吧”在全國投放了近3.3萬臺,上海地區有1000臺左右,主要投放于人流量較大的商圈,目前單個按摩椅的日均使用頻次為7-8次,多數為“回頭客”。選擇10元10分鐘套餐的人最多,按此計算,回本盈利不會太久。
“目前市場處于一片‘藍海’。”他樂觀表示,全國有數以萬計的商圈和影院,且每年還保持著10%左右的增量。同時,他還點出,外界把按摩椅的應用場景固化了,實際上,高鐵、機場、醫院的等候區都是潛在的方向。
“如果只說商場或影院這塊,那么市場大約被開發了三成左右。如果把包括高鐵、機場、醫院等都算在內,那么,可以說,還有九成的市場沒有開發。”陳長桉說。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