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新增投放基本沒了,但亂停亂放、車輛積壓等依然隨處可見。8月18日,市交通委向共享單車企業發出“告知書”,要求暫停新增投放車輛,加強對違規停放清理和停放秩序管理。勞動報記者昨天走訪發現,“限制令”頒布以來近一個月,本市共享單車行業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但是之前無序投放的大量單車給管理帶來了諸多的難題。
亂停放現象依然普遍
昨天8點左右,地鐵2號線龍陽路站附近的龍陽廣場,廣場上停滿了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有的侵占了盲道和人行道,有的甚至停到了慢車道上。身穿“花木志愿者”紅色馬甲的工作人員,正在將沒有合規停放的共享單車一輛一輛搬到卡車上。
浦東新區建交委交通運輸處王祺說,4條軌道交通線集聚于此,附近還有公交車站點,人流量、車流量很大。龍陽路地鐵站平均每天人流量達30至40萬人次,大量共享單車無序停放,侵占了非機動車道,導致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行,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隱患。
然而,面對無序停放,管理力量明顯不足。記者在現場看到,摩拜、ofo的運維人員正往車上搬運不合規停放的單車,一輛車最多只能裝運七八輛,浦東新區建交委等機構組織的搬運力量,每輛清運車也僅能裝下30多輛。花木街道社區管理辦副主任韋偉表示,每天需清運1500輛左右,耗費了大量時間和成本。
目前,浦東新區約有17.2萬輛共享單車,共有5000多個停放點位,并計劃再增400多個停放點。“即便如此,也無法滿足停放需求。”管理人員無奈地說。
存量單車何去何從
中心城區的黃浦區也遭遇著同樣的困境。
上午10點,記者又來到浙江中路延安東路口的聯誼大廈非機動車停放點,一眼望去,無論是社會車輛還是共享單車,停放得都非常有序。五六個停車管理員和摩拜、ofo的運維員,在現場整理著市民隨意停放的單車。“這是因為有管理人員在,如果沒人管,隨意停放讓人都沒法走。”一位路過此地的市民不以為然地表示。
據黃浦區車輛管理公司楊月萍介紹,聯誼大廈非機動車停放點容量僅百個左右,這里商務樓集聚,又緊靠中運量71路,上班早高峰時停放點的車輛接近兩三百輛。
“黃浦區目前的非機停車位在8萬個左右,其中5萬個為社會車輛所用,留給共享單車的最多3萬個,但區域內的共享單車有近5萬輛,超出承載能力近一倍,這讓管理捉襟見肘。”黃浦區市政綜合辦專項整治科科長陳震告訴記者,“限制令”發布以來,新增投放基本沒了,企業管理也有所加強。但存量單車的去向不解決,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管理問題。全區已派遣近800名停車管理員到重點區域,依然僧多粥少,不少地點的治理效果不盡如人意。
規范發展需要各方努力
行業規范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各方共同努力。
針對存在的問題,記者采訪了摩拜、ofo這兩家主要企業。摩拜表示,以每個街道平均10人,核心街道15到20個人,6到8輛調度車為基準,加強運維管理。同時,已把市區部分車輛向郊區疏導,靜安、虹口、楊浦、普陀四區的車輛向嘉定、寶山、崇明調度了2.1萬輛,將黃浦、徐匯、長寧、閔行四區的車輛向青浦、松江、金山調度了1.5萬輛。ofo則表示,在全市近130個關鍵點位新增128個兼職擺放人員,維護潮汐熱點秩序;增加78輛調度車,配合整理清運;同時持續向郊區、學校分散市區車輛,總量近9萬輛。
記者了解到,浦東新區將建立針對企業的社會評估機制:研究擬定行業測評標準,委托第三方單位對投放數量、使用頻次、分布、運維等情況進行評估,對各企業進行打分;探索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用戶信用管理機制:督促企業加大對文明騎行的提示、告知,探索把騎行人信用分納入信用體系;積極推進“電子圍欄”技術應用:對非機動車停放點位進行全面梳理,并著手進行經緯度測量,為建立電子圍欄做好數據準備。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