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據新華社合肥9月6日電:新業態遭遇新難題。沒膝荒草中,數不清的紅、綠、黃各色單車密密麻麻,無人問津。這是記者近日在合肥市一所廢棄學校內看到的情景。類似的共享單車違停暫扣點在合肥還不止一處,數以萬計的共享單車閑置浪費,受到輿論關注,被網民稱為“共享單車墳場”。
一邊是共享單車快速成長,一邊是違停問題耗費公共市政資源,共享經濟發展與公共資源適配面臨的難題如何破解?
單車堆積閑置觸目驚心
在合肥市清溪路和潛山路交口附近的一個院子內,堆積如山的各種品牌的共享單車。有些擺放得較整齊,還有大量的共享單車橫七豎八堆擠在一起,形成“小山頭”。
“這些共享單車已經堆放好幾個月了,好多是大半新的。太浪費了!”市民孫女士說。在合肥蒙城北路附近一所廢棄學校內,有大量共享單車堆滿整個足球場。同樣現象,在杭州、上海等地也頻現報端。
合肥市城管局宣傳處處長李大勇介紹,城管部門主要查扣兩大類違停車輛:一是對城市交通秩序的破壞行為,比如違規占用人行道、盲道等;二是對市政公共設施以及園林綠化設施的占用和破壞行為,比如將車輛停到綠化帶內、架靠到消防栓和路燈桿上、占用消防通道等。
今年6月,幾家共享單車企業在合肥大量投放,因此違?,F象集中出現。
關于違停車輛下一步如何處置的問題,李大勇說,對于暫扣的單車他們會還給企業,但前提是企業必須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違?,F象,比如采取技術手段,增加電子圍欄,配備管理人員等,但是至今企業方面沒有明確的回復。
單車違停需要標本兼治
李大勇說,近7個月來,合肥因為共享單車違停導致的各類城市管理案件達16000多起,很多城市管理工作者每天要耗大量精力用于規范單車停放,造成城市管理資源的巨大消耗。他說,城管部門今年以來多次和共享單車企業洽談,力爭尋找有效的管理方法,先后設置了300多處共享單車停放點,還組織志愿者一起規范單車停放。但是這些都不是治本之策。他呼吁,共享單車在方便市民的同時,也應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
事實上隨著市場洗牌的加劇,再加上退出機制的不完善,一些企業退市后,之前投放街頭的單車無人處理,也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隱患。
在政府部門為違停單車問題發愁的同時,共享單車企業也表示希望此問題盡快解決。摩拜單車安徽區域有關負責人說,“我們多次與城管溝通取車,城管要求還車前提是企業有完善的管理措施,但是如何完善也沒有明確標準?!彼f,目前還沒有標本兼治的技術手段解決單車違停問題,僅靠企業自身難以找到治本措施。以電子圍欄為例,即便采用這種方式,單車GPS定位精準度、電子圍欄布置數量、用車便捷性等問題,還未完全解決。
對新業態包容不能縱容
共享單車方便了老百姓短距離出行,拓展了城市綠色交通的內涵。對于新興業態,應以包容的態度對待,但是包容不等于縱容,專家建議,治理共享單車管理亂象,促進共享經濟健康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市民協同發力。
城管部門呼吁,應依據部委指導意見,盡快制定實施細則。加強源頭管理,改變目前出現問題后采取末端管理的被動局面。同時,還要出臺行業發展管理規定,包括理性投放、管理維護及退出管理機制。
專家建議,由政府有關部門牽頭主導,定期或不定期召集企業研討并持續改進共享單車治理,“如果形成常態機制,對早日形成創新管理機制大有裨益。”
對于目前被查扣的萬余輛共享單車,業內人士建議,可讓企業以每輛單車支付一定金額的違規車輛托運費,然后取回車輛。對于超出城市承載能力的共享單車,建議由企業負責將這部分車輛疏散到周邊尚未投放共享單車的縣城,由企業承擔轉移成本。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