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勞動報記者昨天獲悉,《外科學年鑒》近期發布的一篇文章引起各國肺癌領域專家關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海泉教授首創性地提出肺癌應當進入“全面微創治療3.0時代”,為減少患者創傷和醫療支出,實事求是地縮短麻醉和手術時間,以幫助病人獲得更好的生存體驗。
陳海泉教授說,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許多臨床醫生對于肺癌微創治療的理念認識僅僅局限于“切口小”和“少打洞”等層面,甚至一味追求攀比可見創傷的最小化,這是微創1.0時代?!笆聦嵣?,我們做微創的真正目標是為了讓患者在創傷最小的情況下,獲得和開放手術一樣甚至更好的療效和生存率?!庇伤I銜的肺癌研究團隊深度分析后發現,早期肺癌患者中胸腔鏡手術對預后并無顯著改善?!皬氐赘文[瘤才是第一位的,療效和生存期遠比切口數量的多少、大小來的更為重要和關鍵?!标惡H獜娬{說。
“讓內部臟器創傷最小化,精確劃定手術范圍,減少器械游離時對正常組織和臟器的創傷,致力于保留患者肺功能,將胸腔內的損傷降至最低,患者的術后體驗將明顯改善?!标惡H赋?,這是微創的2.0時代。
他們又進一步提出,“肺癌微創治療是一個全面微創的系統概念”,包括介入治療、病理科、麻醉科、影像科、化療科、放療科等多學科團隊共同參與,例如手術時間和麻醉時間縮短都會減少對患者的系統性損傷。另據統計,“全面微創”還能進一步降低患者醫療支出。陳海泉教授指出“全面微創”才是肺癌手術未來的發展方向,也就是“微創3.0時代”。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