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老陳是一家建筑公司高級工程師,最近公司在外地承接了一項重大的建設工程,想派老陳前往當地擔任工程的技術負責人。老陳雖然經驗豐富,也愿意前往外地工作,但他擔心隨著年齡增長,需要經常“光顧”醫院。但老陳的醫療保險繳納在上海市,一旦前往外地,本市的醫保卡在外地可不能實時結算,這樣的話。他還能享受醫保待遇嗎?其實老陳完全不必擔心,本文就為廣大讀者朋友們介紹一下與醫保就醫關系轉移相關的一些政策和發展趨勢。
一、依規辦就醫關系轉移,即可享受醫保待遇。
原上海市醫療保險局曾于2001年發布了《關于印發〈關于長期在外省市工作的在職職工就醫關系變更的處理意見〉的通知》,其中就本市參保職工長期在外省市工作的在職職工辦理就醫關系變更手續有關事項提出以下處理意見:一、因工作需要,在外省市某一地方工作滿6個月以上的人員(不包括試行醫療費用包括和成建制在外省市的單位職工),應由用人單位持單位證明,統一至單位所在地的區縣醫保辦(醫保事務中心)代為辦理職工就醫關系轉出或轉入本市的變更手續……三、就醫關系在外省市工作地的在職職工,個人醫療賬戶資金計入職工個人醫療賬戶,不以現金形式發放。社會保障卡或社會保障卡(醫療保險專用)限于在用人單位結算關系所在地的區縣醫保辦(醫保事務中心)刷卡結算醫療費用使用。職工在外省市就醫及本市急診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現金支付,再由用人單位統一到單位所在地的區縣醫保辦(醫保事務中心)辦理零星報銷手續。
此后,上海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還于2007年發布了《關于印發〈上海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操作細則〉的通知》,其中進一步明確:“八、外省市就醫及就醫關系轉移手續。㈠就醫關系的轉移:1、長期居住外省市的參保人員,應當到就近的醫保服務點辦理就醫關系轉外省市手續。2、參保人員辦理就醫關系轉外省市的手續后,在當地發生的符合醫保規定的門診、急診、住院醫療費用可申請零星報銷,本市限于報銷急診、急診住院醫療費用。未辦理轉移手續的,只可報銷當地的急診、急診住院醫療費用。參保人員在外省市就醫時,應當在當地的醫保定點醫院就醫。”
這樣一來,本市參保職工若因工作原因長期派駐異地工作,那么只要由用人單位辦理了“就醫關系轉移手續”,也能享受醫保零星報銷待遇。但這里,還要在提示辦理中的兩個注意點:1、辦理就醫關系轉移的6個月內不能再次辦理,但就醫關系在外省市的人員,在6個月內發生門診大病或發生嚴重疾病住院,必須回本市醫療機構治療的,可憑本市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門診大病或入院的證明,辦理就醫關系轉入手續。在職人員因工作調動又轉回本市的,也可申請辦理就醫關系轉入手續;2、醫保關系的轉移僅指國內大陸地區,若本市參保人員派駐境外工作時的就醫,目前暫時無法使用境內醫保結算。
二、醫保異地一卡通直接結算指日可期。
《關于印發“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的通知》明確:1、就醫一卡通行動是指依托社保卡,支持就醫結算與就醫服務的便捷流程,實現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相關醫療費用的本地或異地直接結算;為持卡人員提供掛號、就診、取藥、檢查單及化驗單的打印與查詢等就醫服務;實現醫療保險、工傷保險與醫療救助、大病保險等待遇的銜接結算。2、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行動:推進社會保險業務管理系統省級集中,支持省內異地就醫業務;加快國家與各地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的對接,實現全國范圍的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
同年,《關于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出院結算時,就醫地經辦機構根據全國統一的大類費用清單,將異地就醫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等信息經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實時傳送至參保地經辦機構,參保地經辦機構根據大類費用按照當地規定進行計算,區分參保人員個人與各項醫保基金應支付的金額,并將計算結果經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回傳至就醫地定點醫療機構,用于定點醫療機構與參保人員直接結算。”
根據國家人社部于2017年6月公布的《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地區和定點醫療機構開通情況(第二期)》來看,截至2017年6月19日,我國30個省份和新疆兵團均整體或部分接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系統,開通327個地區和1870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參保人員可以在線查詢最新地區及定點醫療機構開通情況。開通地區的參保人員按參保地相關規定進行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及就醫時,可從以上公布的名單中選擇定點醫療機構,就可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