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夏日,不少市民發現家中空調出問題。在找人維修過程中,又頻頻遭遇各種“套路”。如果找的維修人員是“野路子”,那更是“坑你沒商量”!

昨天,租住在閔行某小區的王先生向記者反映,前日他從網上一個叫做“8公里”的平臺找了一名空調維修人員上門服務,結果3個空調維修下來,竟然花了他2200多元,還是打了9折的,王先生感覺自己被騙了。
記者隨后咨詢了某品牌家電企業專業維修人員、上海電子產品維修服務行業協會以及律師,從各方面的回復來看,王先生確實是中了對方的“套路”。不只是王先生,有過類似遭遇的市民并不在少數。
“維修費夠買新空調了”
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在網上預約后,空調維修人員攜帶工具上門服務,經過一番檢查,維修人員表示一個臥室內的空調是壓縮機啟動器故障,另一個臥室內的空調是缺少氟氯昂。隨后,王先生詢問該維修人員氟氯昂是否一定要加滿,該維修人員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告知王先生,像這樣的1.5匹掛壁式定頻空調,每個壓力的氟氯昂要收費50元。
“當時那個維修師傅告訴我,這個空調里面只有不到1個壓力的氟氯昂了,說要加滿還得加11個壓力,共計550元。”王先生說,修完兩個臥室的空調后,該維修人員又提議幫忙看看客廳里的立式空調,結果檢查下來發現這個立式空調也缺少氟氯昂,并稱立式空調加氟氯昂是120元一個壓力,然后他就自顧自地把這個空調的氟氯昂也給加滿了。”
王先生告訴記者,3個空調修好以后,結算下來的是2500元,好說歹說,對方給他打了個9折,最終王先生支付了2250元。
“我打電話想跟房東報銷這筆費用,房東當然不肯,說2000多元都夠買個新的了!懷疑我被騙了。后來,我們向‘8公里’平臺進行了舉報。”
收了3筆“高空作業費”
另據王先生介紹,在原本2500元的維修費用里,還有1筆“上門服務費”,以及3筆“高空作業費”。
“師傅說爬了3次窗臺,所以收3筆高空作業費,而且之前說好的60元一次,又變成了80元一次。后來我問了網上的其他一些師傅,他們說一般都只收一次高空作業費,便宜的也就40元一次,這個師傅擺明了是亂收費。”
記者調查:按“次”加氟氯昂,不收高空作業費
昨天,記者聯系了王先生所用空調的所屬品牌商,該品牌商專業維修人士告訴記者,他們除了在安裝空調時會收取高空作業費,維修是不會收高空作業費的,至于上門服務費則從來不收,哪怕是上門檢查后發現沒問題也不收。該專業維修人士特別指出,就加氟氯昂而言,他們都是按“次”計算,而不會按“壓力”計算,也就是說,不管一臺空調缺多少個壓力的氟氯昂,他們加注一次統一收取60元的加液費。顯然,該品牌商的收費標準與網上“野路子”的標準相差甚遠。
記者從淘寶、58同城、“8公里”等平臺上找到幾家空調維修店進行咨詢,加氟氯昂的價格從40-100元不等,上門服務費和高空作業費也各有各的說法,足見收費之混亂。
此外,除了王先生,還有不少市民也反映自己曾在修空調這件事上遭遇過其他“套路”。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此前他曾把自己的房子租給別人,后來空調壞了找人來修,“當時是租客自己找的維修工,好像也是網上找的‘野路子’,我一個1.5匹的外機,竟被維修工偷偷換成了一個1匹的二手貨。租客根本想不到這個,等我自己發現的時候,早已經過去了很久。”張先生說。
“8公里”回應:“我們只是一個第三方的對接平臺”
昨天,記者聯系到了“8公里”平臺,平臺相關人士介紹,他們收到王先生的舉報后,很快就對該服務商進行了封號處理,該服務商目前已經不能在“8公里”平臺上搶單。而當記者問到平臺是如何約束入駐服務商的,對方表示,對于已經完成了“V”認證的服務商,由于他們交了保證金,平臺對其具有一定的約束力;而對于那些沒有完成“V”認證的服務商,平臺對他們的行為的確很難產生約束力。
此外,記者發現“8公里”平臺上的“幫助中心”一欄里有這樣的公示:8公里目前是一個提供給用戶尋求幫助和自助服務的平臺,所有信息由用戶自行發布,8公里的工作人員無法對應征者的身份進行一一核實,請您諒解;但為了保證服務過程的真實可靠,8公里對服務商的手機號碼進行了認證,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需求方的權益。看到這樣的公示,王先生表達了自己的質疑:對于沒有交納保證金的服務商,即使對他們的手機號碼進行了認證,又有什么實質性的作用呢?歸根到底難道不是平臺對于服務商的準入門檻太低了嗎?
此外,記者在“8公里”APP 上嘗試下單時還發現,該平臺無需注冊即可使用,在“服務保障”一欄中,也只強調了其以“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設備”作為“最好的保障”。而在其官方網站上的服務協議更是略顯“霸道”:如在“拒絕擔保”的聲明中就強調,“8公里網絡對在服務網上得到的任何商品購物服務、交易進程、相關信息,都不作擔保”;而在“先行賠付與保證金”的說明中提出,“登錄用戶點擊‘生活服務類’信息,并與平臺帶有先行賠付標識的服務商完成服務的交易,在接受服務或進行交易的過程中與帶有先行賠付標識的商家產生糾紛并受到直接經濟損失,通過在線投訴并充分舉證,用戶可以依據相關仲裁流程向8公里平臺申請先行賠付”。
對于王先生的投訴,“8公里”相關人士表示:“由于我們只是一個第三方的對接平臺,我們收取服務商的費用,而不收取消費者的費用,所以我們對服務商定的價格也不便過問。一般來說,價格方面都是服務商和消費者自己談的,就王先生這件事情來說,我們只能幫助王先生找到涉事服務商進行協商,至于您說到的能否對其進行實質性地處罰,這個我們的確做不到,畢竟對方也沒有交過保證金。如果最后雙方實在協商不成,建議王先生還是訴諸法律途徑吧。”
律師觀點:第三方平臺權責 目前無統一規范
藍白律師事務所主任陸胤表示,關于第三方平臺的權責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規范,但目前仍傾向于要求平臺對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進行質量上的把控,而平臺是否要承擔相應責任,還是與其業務模式有關,“關鍵在于平臺與消費者之間是何種關系、提供了什么服務。如果這只是一個信息展示、對接的平臺,由服務提供方和消費者自行選擇、達成交易,那實際上雙方的法律關系就僅限于線下;如果對整個交易流程有監督管控的機制,自然要承擔相應的后續責任。”因此,消費者在選擇、使用平臺前,仔細查看服務協議的具體內容很重要。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8公里”這樣的平臺,它的性質其實比較模糊,究竟是屬于第一種性質還是屬于第二種性質,還有待具體研究。不過,“8公里”自稱只是一個第三方的對接平臺,對交易流程并不具有監管能力,應該屬于第一種性質。
行業協會:消費者維修家電 應選信得過企業
市商務委在家電維修服務行業高溫季節服務市場保障工作動員會上,向消費者發布了四大提醒:一是要對電器做好日常清潔保養,提高電器的使用效能和壽命,降低故障率。二是如果發生電器故障,不要隨意找無資質的企業和個人來修理,還是應該通過廠商服務熱線或者“962512”家電服務熱線報修。三是提高防范黑家電維修“李鬼”的自我保護意識,不輕信信箱小卡片廣告,不輕信網上未經官方認證的信息,不隨便在路邊和小區周邊找所謂的品牌授權服務網點。四是仔細核對上門服務人員的統一上門服務證。
上海電子產品維修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黃建平建議,有相關需求的消費者可撥打962512家電維修服務平臺或聯系正規服務企業尋求幫助,目前最新的家電維修“正規軍”名單當屬市商務委去年公布的申城431家信得過家電維修服務企業,消費者可在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及“上海發布”平臺查詢。
黃建平表示,目前家電維修的費用主要分為上門服務費、檢測費以及零配件費用,其中上門費和檢測費用基本是明碼標價固定的,但零配件價格不太可控,事先也沒辦法知道壞了什么、怎么換。而事實上,不少品牌或特約維修商的服務人員都會隨身攜帶一本“價格手冊”,哪一項壞了,怎么修,多少費用都有羅列,“不過這一般也是部分大品牌做得較規范,如果是綜合維修的網點,價格還是由企業自行決定,但消費者有權拒絕。”
崇明商家網表示:第三方平臺權責雖暫無統一規范,但如果該服務網站按次收取回傭,則屬于中介業務承接,網站方負有責任理應受理理賠或處理售后投訴問題,且網站方與維修公司屬于雙方業務合作關系,即可能存在此筆業務的逃稅問題;而如果網站方不收取每次回傭,僅存在提供便民信息發布,則屬于正常的廣告推廣業務,網站則不應該承擔其雙方私下交易之責任,這需要消費者自身判斷和防范是否存在欺詐行為,以及自行與維修公司處理糾紛,當然消費者如果需要維權,可以就此去工商部門,也可以述至法院,網站方應該提供資料協助,如涉重大欺詐行為,則應該屬于工商執法部門的工作,網站方又沒實質處罰權利,即便關閉該店鋪頁面顯示,該店鋪還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線下詐騙,再追究網站責任則屬于濫用職權。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