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廣東的呂女士是一家淘寶小店的店主。不久前,呂女士反映稱,自己遭遇職業打假人的惡意索賠:一位買家在購買商品后申請退貨,并向工商投訴呂女士所售商品的吊牌上沒有具體信息,賣的是“三無產品”,并以電話轟炸作為威脅要求呂女士“退一賠三”,私下賠償1000元。記者就此問題向市消保委進行了咨詢,工作人員稱,執法部門不支持職業打假人以牟利為目的消費和舉報。同時指出,對于新消法規定的“退一賠三”不能一概而論,經營者是否無心觸犯、是否及時消除負面影響等也會納入執法考量。
淘寶店衣服無吊牌遭職業打假人索賠千元
據呂女士稱,6月19日,一名遼寧淘寶買家在呂女士店內購買了一件衣服130元。沒過幾天,該買家收到貨后就立即申請退貨。與此同時,呂女士接到工商電話告知被顧客投訴,工商工作人員直言呂女士是碰到職業打假人了,并提供了投訴人電話以及投訴店鋪商品的訂單編號。“我根據工商那邊提供的投訴人電話打過去質問買家投訴我什么,買家說根據新消法投訴你三無產品,我說我的衣服沒吊牌嗎,對方說有吊牌就不是三無產品了嗎?想解決問題,那你賠償我1000元吧。”呂女士回憶說。
呂女士表示自己經營的淘寶店主要是賣衣服,衣服都來自正規的廠家,并且發貨倉庫地址也是在廣州,并不是職業打假人所說的三無產品。但與此同時她也強調自己所賣衣服有透明包裝和吊牌,雖然沒有印具體產地和面料信息等,但在網店的商品詳情中均明確列出。
呂女士稱,兩人在協商過程中,對方的態度十分強硬,在未得到賠償承諾后,對方開始了電話轟炸。“一個下午打了我100多個電話,”呂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已申請淘寶小二仲裁,并已向派出所報案。呂女士還告訴記者,在遭遇職業打假人后,她也向電商交流群的朋友請教,沒想到發現最近有不少同行遭遇惡意打假。“從天貓轉移到了我們淘寶小店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給對方賠償來息事寧人。”呂女士說。
專家:店家確有問題但不支持惡意打假
“店家肯定是有問題的。”上海市恒業律師事務所鐘黎慧律師向勞動報記者表示。據了解,依國家強制性標準《GB52964-1998消費品使用說明: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該標準規定,服裝吊牌印刷應具備以下幾項內容:制造者的名稱和地址、產品名稱、號型、纖維成分和含量及洗滌方法等五項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也規定,產品必須有中文廠名,中文廠址、電話、許可證號、產品標志、生產日期、中文產品說明書、如有必要時還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說明等等,凡是缺少的均視為不合格產品。
記者就此問題向市消保委進行了咨詢,工作人員稱,執法部門不支持職業打假人以牟利為目的消費和舉報。但同時指出,“三無產品”并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只是基于交易習慣,現已成為約定俗成的講法,對于買賣雙方也具有約束力。“沒有吊牌或吊牌信息缺失,意味著消費者維權的難度會加大,可主張店家的違約責任,或者要求退貨。”
上述工作人員同時指出,對于新消法中規定的“退一賠三”等賠償標準,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個案分析。同時建議經營者盡快學習掌握相關法律知識,盡快對自身經營行為自查和改正,經營者是否無心觸犯、是否及時消除負面影響等也會納入執法考量。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