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據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 近年來,關于“大學生創業是否靠譜”的爭議不斷。日前,麥可思研究院聯合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近3年,就業大學生創業率穩定在3%左右,每年創業大學生人數超過20萬人。短短幾年,類似“OFO”“餓了么”等大學生創業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級別企業不斷出現。
“再不創業就老了”
大學生主動創業超九成
2017年3月,因為共享單車而被社會關注的“OFO”公司公布了約合31億人民幣的D輪融資規模。此時,距離該公司創立才3年。這個龐大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只是一個剛走出學校一年多的90后大學生。
在上海,上海交大的畢業生張旭豪用了幾年時間創立的“餓了么”。更早創業的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汪滔,大學期間在深圳創立的一個小公司,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無人機行業的領軍企業,這個名為大疆的公司儼然成為一張中國高科技創新公司的名片。
近年來,一些中國的大學生毫不猶豫地投身于創業,在實現個人夢想的同時試圖改變社會。麥可思研究院聯合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近5年來,大學生畢業即創業比例連續從2011屆的1.6%上升到2017屆的3.0%,接近翻了一番。以2017年795萬應屆畢業生的總量計算,年創業大學生的數量超過20萬。而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底發布的報告顯示,超過90%的大學生是主動的機會型創業。此前,杭州G20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創業行動計劃》。報告指出,中國創業活動的主體是青年,占創業者總體比例的41.67%。“再不創業就老了”是很多人的心聲。
拒絕“標配”人生
精英人才善用家庭支持
調查數據顯示,多數創業者是大學生中的精英人才。他們拒絕“標準化配置”,追求更加自由的人生。2014年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的陳志雷,職業夢想是到意大利設計汽車。被意大利拒簽后,他收到了東風日產公司設計部的錄取通知書,但這位“技術宅男”還是選擇創業。最終,他把東風汽車從雇主變成了客戶,為東風日產設計了一款車輛的外觀數據,目前該車型已經投產。
“這也許可以視為中國年輕人一場新的思想解放?!惫夤葎摌I咖啡執行總經理宣潔說。創立4年,僅光谷創業咖啡在全國已經有20多家,正在孵化的大學生創業項目超過300個。
不可忽視的是,大學生創業的社會背景,還包括日益壯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家庭。銳氣十足的年輕90后,其背后是60后、70后的父母們在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幾年前,6名深圳大學的畢業生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路演”———觀眾是他們的父母,產品是他們原創的服裝設計。幾年后,他們的創業公司已經成為營業額超4000萬元的企業。
與“互聯網+”擦出火花
青年創業倒逼教育轉型
互聯網為中國大學生創業帶來巨大契機。教育部、網信辦、發改委等部委主辦的第三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正在全國各地進行,而僅去年舉辦的第二屆,參賽高校就達到2110所,學生報名項目11萬多個、直接參與人數超過50萬?!疤幵谝苿踊ヂ摼W爆發式發展的時代,創業比賽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毙麧嵳f。
大學生創業蓬勃發展,還與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相關部門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了包括登記注冊、稅收、融資等支持服務。天津規定,開辟“綠色通道”支持自主創業。西安規定,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可享受不超過2000元的創業培訓補貼。此外,全國多地為大學生提供創業貸款,各大高校的創業孵化器也對入駐的大學生創業團隊,給予無償或者低成本的租金辦公條件。
值得關注的是,超過90%以上的創業項目失敗率,仍然提醒大學生創業者需要審慎選擇項目,直面困難和挑戰。如何使用資金也是考驗。盡管全國各大高校已陸續開設創業教育課程,但接受過系統教育的創業者僅占17.43%。
武漢理工大學創業學院院長趙北平等專家介紹,大學生創業不僅提供新的就業崗位,也在倒逼中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轉型:“要改變知識灌輸型的教育模式,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引導他們自由發展,勇敢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div>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