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據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號稱花一元就能博得價值幾千元甚至幾十萬元商品的“抽獎式購物”平臺一度風靡網絡,多家大型電商、互聯網企業涉足。記者近期調查發現,由于這種“一元購”涉嫌非法博彩,經媒體曝光后,已從一些大型電商平臺退出,但眾多小平臺依然火熱,花樣迭出。
“一元購”紛紛改頭換面
記者調查發現,飽受詬病和質疑的“一元購”已從一些大型電商平臺退出。如網易已關停旗下“一元奪寶”和“一元購”等奪寶類平臺,其中“一元奪寶”的官方網站已變更為“易商城”,只有5款商品在售。
然而,這種“抽獎式購物”轉戰小平臺。記者僅在蘋果應用軟件商城搜索“奪寶”“一元購”等關鍵詞,就有百余個結果,大多數為個人開發的應用軟件。
記者在隨機打開的幾個平臺發現,曾經的“一元購”紛紛改頭換面,許愿奪寶、夢想云購、奪寶高手等名稱五花八門。和大平臺類似,參與抽獎的商品大到汽車小到充值卡,游戲規則幾乎一致,花最低一元錢獲抽獎號碼,平臺按照一定算法揭曉結果。
據記者調查,這些個人開發的小平臺為吸引流量花樣百出。幾個小平臺互相合作,拉客戶,給傭金,后臺操控。記者加入幾個玩家QQ群,每天收到上百條信息,群內都是推薦介紹“靠譜”的借貸平臺、新出的手機應用軟件等。福建網友王先生在玩家QQ群中發布信息稱:“奪寶平臺要擴大市場,需要客戶來玩。如要合作,可開前后臺,自己拉人到前臺玩,后臺操控,每天結算傭金,客戶買多少單你就賺多少單。”
過去那些在大平臺虧了本的人紛紛轉入這些小平臺試圖翻本。一位長沙網友稱,去年在某大型平臺“一元奪寶”輸了25萬元,今年年初發現原來的大平臺撤銷后,就開始涉足小平臺,只求賺錢把貸款還了就“上岸”。
為了籌錢,有的人下載了30多個借貸類手機APP。一位上海網友有35個網貸和高利貸貸款。江蘇宿遷一名網友因借貸參與“一元購”,拖欠金融貸款逾期未還,被金融機構告上法庭。
“身邊人都知道我是賭徒,妻離子散,工作也丟了,每天網貸催債的電話都打爆了。”網民陳先生哭訴如果翻了本就“金盆洗手”。
虛擬用戶“中獎”200多次
記者調查發現,這類小平臺層出不窮,最低只要花2000多元外包給專業公司搭建個系統平臺就能運作,而且平臺投資低收益高。在一家名為“五羊奪寶”的平臺上,陳列著勞力士鑲鉆手表等奢侈品以及寶馬、保時捷等豪車。公開資料顯示,“五羊奪寶”是佛山市搜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專業B2C購物平臺,注資10萬元。記者注意到,截至20日,網站上僅寶馬7系等4款熱門車型已有38.8萬多人次參與抽獎,按照每次10元的認購額,這筆收入達388萬多元。
但從平臺顯示的中獎名單可以看到,根本沒有人中過豪車豪表,大部分都是手機充值卡之類的低價值商品。
“平臺初期推廣主要靠砸錢引流,當用戶達到一定量后,就可以躺著數鈔票了。”一位平臺開發者說,此前一些大平臺主要通過商品溢價賺差價錢,現在的小平臺商品主要是充值卡、購物卡等,平臺從買卡方抽成獲利。
據該開發者介紹,平臺先低價買入各種卡,再以卡面價值將卡“眾籌”賣出去,從中賺取差價。由于這類商品非常容易變現,商家和黃牛會以一定折扣進行回收。
多位玩家表示,中獎的手機充值卡和京東E卡可以通過獎品回收變現或對賬戶充值。一位服務商透露,有的平臺規定回收價格不能超過卡面額的一定比例,推廣還能取得傭金,按收卡面值的3%計酬。
通過后臺生成大量虛擬用戶參與抽獎仍是一些平臺慣用的伎倆。”一位程序員告訴記者,通過設定內部賬號中獎程序,有款“一元購”產品出現過一個賬號中獎多達232次。
涉嫌博彩但缺乏監管
陜西省工商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局長楊宏斌認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一元購”更像是博彩行為,而不是正規的交易行為。由于中獎信息并不透明,抽獎環節缺乏公開公正,其各個環節有可能存在嚴重的欺詐行為。
據記者了解,“一元購”雖然火熱,但幾乎缺乏監管。“‘一元購’省略了交易環節,可能是商家規避工商監管行為的一種手段。”浙江省律師協會理事朱煒說,如果無法將其認定為賭博,公安部門也沒法管,而民政部門對于彩標和博彩行業的管轄指的是由國家所發行的彩票。
監管“一元購”面臨無法可依狀況。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可以參照的法律為《反不正當競爭法》,但也存在爭議。楊宏斌說,消費者花錢所購買的只是抽獎機會,網站方沒有提供實際的商品或服務,不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管轄的交易行為。
專家呼吁,對此類網上變相博彩行為應盡快制定相關管理法規。“‘一元購’模式容易在低齡網民中傳播,在風險大規模爆發前有關部門應主動介入。”楊宏斌說。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