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一顆愛美之心,換來的是8萬多的整容賬單及借貸公司的連番催債。上海19歲的李小姐如今懊惱不已,經不住別人誘惑跑去整容,稀里糊涂通過電子平臺貸款;術后至今都不知道手術花費明細,更別說在臉上用的整容材料是什么。這些天來,李小姐一家心力交瘁,跑去醫院討要說法,接連吃了“閉門羹”。“這就是精心設計的連環騙局!”李小姐忿忿說道。

微信“撩撥”整容信息
李小姐回憶,四月初,一個叫阿峰的人通過微信添加其為好友,之后時不時會給她發各種整容視頻。“我不認識他,但看他朋友圈和給我發的一些整容前后對比圖,真是挺心動的。”
因為才畢業不久,本就囊中羞澀,面對李小姐的猶豫,阿峰拍胸脯稱做手術能“零首付零利息”貸款,并且貸款名額有限,讓她不要錯過。
4月16日,在阿峰的安排下,李小姐來到了上海宏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魯南門診就醫(以下簡稱“魯南門診”)。“我原本就想打瘦臉針,但面診師桐桐說單打針沒效果,我還需要隆鼻和墊下下巴。”桐桐不斷攛掇她辦貸款,稱不用花錢就能馬上做手術。
醫院竟能決定“貸款利率”
面診后,桐桐直接將她帶去了另一間房。基于手術費用不低,一位自稱是負責貸款的熊小姐建議,李小姐需要向三家公司貸款。“她說只要我的身份證,芝麻信用超過580分以上就能貸款,還承諾不用付利息。”李小姐坦言,當時房間里突然沖進來好幾個男男女女盯著她,讓她也有些害怕。
隨后,熊小姐拿走了她的身份證和手機,“全程都是她在控制我的手機,一邊問我個人信息,一邊替我在微信上操作貸款。”
之后便有貸款公司打來電話確認,李小姐也就按照熊的要求謊稱自己在夜總會上班,月薪數萬,以此證明有還款能力。“她給我寫了張紙,讓我到時照著念就好。我一緊張口誤還說錯了,不過她說不會影響貸款。”貸款后,李小姐當天就被推進手術室,打了瘦臉針。
事后,她發現一共貸款8萬多元
記者發現,李小姐在么么錢包、美好分期及麥芽分期三家借貸平臺分別貸款了金額不等的數萬元。記者隨后致電其中一家平臺。客服人員透露,李小姐借貸年利率是由醫院制定,為11.88%,平臺只決定還款方式。同時,她也提醒,如果每月不按時還款,還要罰相應的逾期費。
她坦言當時自己回去后也打過退堂鼓,不想繼續之后的手術了,便去找阿峰協商,對方只丟下句,“即使手術不做,錢也不會退的。”4月21日,李小姐在魯南門診做完了隆鼻和墊下巴手術。術后不久,她就發現自己的微信被阿峰拉黑了。
催賬恐嚇接連不斷
“我們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催款電話打來,才知道女兒做了這等糊涂事!”李小姐的父親嘆氣說,5月19日,他太太先接到貸款公司電話,催女兒快點還錢,還威脅若不及時還錢,就要把他們女兒搞得身敗名裂。而后,他也接到了類似的電話。
隔天,他帶著女兒跑去魯南門診討要說法。“當初替我面診和借貸的人都不出來,我們足足被‘晾’了一個多小時,始終沒等到人。”
李小姐告訴記者,借貸公司不知怎么,竟還聯系到了自己手機通訊錄中許多朋友,到處散播她整容不還錢的消息。
為此,李小姐的爸爸氣得發抖,“既然要我們還錢,總要讓我們知道錢到底是怎么花的。”5月26日,李爸爸再次帶著女兒來到醫院,誰料醫院拒絕提供手術花費明細及整容材料,“他們說無可奉告,除非我們去起訴。”
醫院號稱“技術過硬”日均百臺手術
近日,記者來到瑞金南路341號魯南門診暗訪。醫院門口不見任何招牌,三倆男女在門口站著四處張望。進入醫院后,記者被前臺攔住,并詢問是由誰推薦而來。當記者報出推薦者后,她又要求記者電話聯系確認。不久,記者被帶進一空蕩蕩的房間面診。
“全上海80%網紅都是首選我們醫院做整容手術,你看我全臉都是加工過的噢。”面診師眉飛色舞介紹,“這里算是總院,還有三家分院,都是同一個老板,不過診所名字不一樣。”
她推薦記者做一系列手術,并表示醫院的價格很“親民”,進口材料打完折只需要花兩三萬。見記者面露難色,她熱情推銷貸款。一開始她稱是銀行放貸,后來改口說是由銀行牽頭的借貸公司放貸,“利息大概是10%,這個貸款就專為要做手術的姑娘設計,小伙兒還無法貸款。”當被問及醫生資質時,她反復強調這里的醫生都是專家級別,每天都要做近百臺手術,“九院整容醫生技術和我們根本不好比。”
律師觀點: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合同可視無效
上海江三角律師事務所周蔣鋒認為,在李小姐的借貸合同中,雖然看似年利率不高,遠沒達到法律定義上的高利貸。但借貸公司巧了各種名目,以逾期費或違約金等方式來加重對方損失。此外,即使雙方借貸關系存在,借貸公司也不能以竊取通訊錄及恐嚇方式威脅當事人還款,這種以侵犯隱私權的形式來討債,本身就不受法律保護。
“當事人在別人帶有目的性的誤導下,虛構事實簽訂合同,對方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合同可視為無效。”周蔣鋒建議,根據《合同法》條款,當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
同時,患者有權了解醫療美容機構提供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情況。如果患者事后發現醫療美容機構存在違法違規情況,可以向衛生監督部門舉報。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