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隨著共享經濟的興起,將自家閑置房屋通過網絡平臺租出去成為不少房主的選擇。然而,近階段,在知名短租平臺Airbnb上發生的兩起房客不文明事件卻讓房東們感覺很受傷,一是去年底發生的“上戲學生毀房”事件;二是上個月在杭州發生的12名房客“毀房”事件。共享租房如何保障自家安全成為關注焦點。

記者調查發現,Airbnb作為租房平臺,并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也沒有實名認證,押金制度也形同虛設,更多只是依靠個人誠信來維系,這也暴露出共享租房在安全保障方面的隱患。
臥室、廚房等一片狼藉
去年12月,上海市民汪女士從Airbnb上收到一個上戲學生的訂單,對方以“拍攝畢業作品”為由租借了汪女士的房子。實際上,卻是一個劇組進來拍攝,待拍攝結束后,汪女士發現自己臥室、廚房等一片狼藉,墻面上手印、機器印不下十處。事后,這名學生和劇組都不肯出面進行善后。
對于“上戲學生毀房”事件的處理情況,Airbnb方昨日回應稱:經過調查,這一事件中房東和住客在通過Airbnb平臺初步交流后,繞開Airbnb官方支付途徑而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此后房東發現房客將其房間弄得一片狼藉,轉而向Airbnb平臺索賠。Airbnb根據公司流程和規定告知房東,因其“未通過官方支付途徑交易”,因而不能滿足其索賠要求。
Airbnb方表示,根據平臺的流程和規定,為維護房東和房客雙方的合法權益,用戶一定要通過正規流程進行房源預定。預訂Airbnb 房源時,房客一定要通過Airbnb 官方平臺預訂并付款。因為只有通過Airbnb平臺完成交易,才能確保房客享受到Airbnb的服務條款、退訂政策、退款政策、房東保障金計劃、房東保障險計劃及其他保障措施的保護。上述案例中,房東并沒有使用Airbnb官方平臺進行交易,導致其享受不到Airbnb的有關制度保障。
竟在地板上留下三坨屎
就在上個月,Airbnb再次發生影響惡劣的“毀房”事件。杭州市民李女士將自家房子掛在Airbnb上出租,結果引來12名租客大開“轟趴”,喧囂過后房子成了垃圾場,且房內地板上竟然留下了三坨屎。
李女士表示,她因為體驗過國外民宿的美好,才選擇把自家裝飾一新的房子掛在Airbnb上出租。2月底她接到一個訂單,房客稱要接待來杭州旅游的朋友,3月3日入住,會住6個人,但會來12個人吃飯。李女士懷疑這么多人是聚會,會弄亂房子,還聯系了平臺客服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但是客服表示,因為還沒有發生聚會,不能因為懷疑而取消訂單,否則就要由房東承擔相應的懲罰和損失。無奈之下,李女士只得接單。
次日,李女士來收房時,發現房間變成了垃圾場,煙頭酒瓶滿地都是,地板黏得挪不開鞋,家具都被移了位,客廳的墻上被釘上了釘子,最惡心的是,地板上還有三坨屎!事后她找房客討說法,對方卻稱只能道歉不會賠償,找到平臺方,發現Airbnb也沒有收過房客的押金。
對于該起事件,Airbnb回應稱,事件發生后,他們在第一時間與房東取得聯系,并通過官方微博表明了對此事的態度和立場,對這樣的事件一定是零容忍態度,涉事房客已經被封號。同時,積極協助房東拿到保障金和押金,目前房東已經獲得賠償。Airbnb表示,這類事情發生在平臺上只是個案。
會為用戶創建信用記錄
面對平臺保障方面的質疑,Airbnb回應記者稱,“信任是架起Airbnb房東與房客之間的橋梁,也是Airbnb不斷向前發展的基石。”
Airbnb表示,為了切實保護房東的權益,平臺設置了許多安全措施,包括通過風險數據分析要求房東和房客提供他們的真實身份,進而實現透明度最大化。房東也可以要求房客提供如身份證之類的有效身份證件。平臺通過公開透明的評價和真實反饋,為每一個用戶創建了信用記錄,提高平臺使用的安全性。

“此外,我們有一支由250多名員工組成的全球信任與安全服務團隊,可以在用戶有問題時提供24小時全天候在線幫助。”Airbnb稱,平臺還提供房東保障險和高達100萬美元的房東保障金計劃,確保用戶和房源安全。對于虛假房源和不良房客,一旦調查核實會采取相應的措施,其中包括清除不良房源和從身份識別等各項技術入手,使不良房客不能再使用Airbnb平臺。
[三大隱患]
從“上戲學生毀房”,到“12房客毀房”,不管最終是否獲得了相應經濟賠償,房東都成為最大受害者,畢竟誰都不想自家房子被糟蹋。缺乏安全保障,也成為Airbnb 此類短租平臺暴露的最大問題。
■無強制標準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Airbnb 上不管是出租房源還是租房,條件都非常寬松,平臺并沒有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尤其對于房客入住,基本上沒有任何要求。根據平臺規定,房東可以自己制定相應的《房屋守則》,比如入住人數、是否允許攜帶寵物、是否可以吸煙、是否可以辦聚會等,在入住前發給租客并要求對方遵守。
但實際上,這樣的《房屋守則》約束力極低,遇到不文明租客,基本就被無視,比如李女士的房屋守則就有以下幾條:禁止吸煙,不適合養寵物,不允許舉辦聚會和活動,但租客全部違反了。
■無身份認證
Airbnb存在的另一個隱患,就是無法進行身份認證。
由于Airbnb主要面向的是私人房源、民居或民宿,入住房客只需注冊賬號,通過平臺下單,就可以直接入住,無法進行身份識別和驗證,對實際入住房客身份和人數也無法進行有效控制。
由于沒有實名身份認證,一旦發生不文明房客的“毀房”事件,平臺方對當事人也缺乏制約手段。如在杭州“毀房”事件中,Airbnb也只能對涉事房客進行“封號”處理。但房客換個賬號,可以繼續訂房。
■無押金保障
押金制度是住宿業的常見保障手段,但是Airbnb的押金制度,基本上形同虛設。
記者發現,通過Airbnb租房,在確認租房訂單的過程中,平臺會提供一個交押金的選項,官方解釋是確認預訂房源的房客都需要對此金額以內的損壞負責。如果房東發現房屋被損壞,可以在房客退房后14天內提出索賠。但實際上,Airbnb根本不會向房客收取這筆押金,不少在該平臺上預訂房子的房客向記者表示,他們使用Airbnb 也從來沒有支付過押金,這樣在出現問題后,房東也很難從房客的押金中得到賠償。
[業內觀點]
需補上“信用”和“監管”兩塊短板
對于Airbnb連續發生的“毀房”事件,業內人士分析,這可能是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后,面臨的水土不服體現。
旅游商業觀察聯合創始人程拓表示,作為共享經濟的代表企業,Airbnb在國外順利發展主要基于比較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但在進入中國市場后,就要面臨一個本土化的難關,因為中國消費者在住宿習慣、語言、文化習慣、旅行習慣和經驗值上有很強的中國特色,與歐美等國家差異巨大,這也是很多外國公司落地中國時都會遇到的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的房屋分享市場尚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Airbnb暴露出的問題,實際上也是該領域存在的普遍問題。共享房屋的健康發展,急需補上的是“信用”和“監管”兩塊短板。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