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就在3·15前期,網易、新浪微博等網站悄然暫停旗下“一元奪寶”類業務,此舉或因此業務的爭議性較大,為避開“3·15”而出此策。事實上,目前眾多網站上線的“一元購”項目,看上去模式和彩票很像,“成癮性”也成為一元奪寶用戶們經常提及的一個詞語。“就是停不下來,總想著繼續砸錢繼續抽獎。”有參與者說。而“一元奪寶”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其抽獎過程中透明度極差,沒有監管機構證明其抽獎的公平公正公開。
案例:嘗到甜頭后“上鉤”,腎病患者不惜借錢玩
陳嶺(化名)今年23歲,蘇州人。在記者加入一個“一元購”維權QQ群后,他主動找到了記者。陳嶺告訴記者,去年七月份的時候,他在網易彩票頁面瀏覽足彩時,第一次見到了“一元奪寶”。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他投了幾十元,結果中了一張面值為1000元的手機充值卡。嘗到甜頭的陳嶺開始頻繁光顧“一元奪寶”。但事與愿違,投入越來越大,好運氣卻離他越來越遠。短短兩個月,他虧損了八萬多元。
“現在回過頭想,第一次還不如不讓我中獎。”悔不當初,他向記者說出了心里話。陳嶺沒有工作,多年的腎病花光了父母全部積蓄。他說,投注的錢除了三張信用卡透支的五萬元外,他還借了錢。心灰意冷的他,無意中搜索到一個“一元購”維權QQ群,加入后才發現自己在里面簡直排不上號。
西安的張瑜(化名)在2015年11月接觸到名為“一元云購”的網站。“一元云購”平臺上有她偏愛的蘋果手機和各類黃金產品。一部蘋果手機被分為6000多份,一份一元。200克的黃金元寶被分為6萬份,他經常會一口氣花2萬多元購買其中的三分之一。
去年1月1日,在跨年夜的喜悅氣氛中,張瑜“被沖昏頭腦”,一夜之間投入近12萬元,結果血本無歸。為了翻盤,去年4月份,張瑜再次連續十幾次下注,每次都購買2000份以上,一天內再次虧掉7萬多元。
在這個“一元購”QQ維權群里,像陳嶺和張瑜這樣的消費者數量達到了900多人。事實上,在QQ上搜索“一元購維權”群后,結果也讓記者大吃一驚,大大小小的維權交流群多達數十個,群內人數從幾人到上千人不等。在隨機加入幾個群后,記者看到,每個群里的聊天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在痛訴一元購使得他們負債累累,生活陷入困境,更嚴重的面臨家庭破裂,人身安全更是遭到威脅。
不僅如此,百度貼吧、天涯社區、新浪微博等各大平臺都能找到被“一元購”侵害利益的消費者的身影。而到目前為止,類似維權群的數量仍在逐漸增多,群里的人數也在不斷上漲。但在這樣的群里,消費者們真正能做的只有分享經歷。據群友透露,曾有消費者組成一個十幾人的維權群到過網易北京大樓要求“退款”,但除了引起一時的網絡輿論波瀾,實際效果甚微。
“勞‘命’又傷財,除非逼急了,這樣的事情后面也沒有人再做了。”其中一名群友說。
概況:國內市場超千億元,實為變相博彩
所謂“一元購”,是把一件商品平分成若干“等份”出售,每份1元、10元或100元,購買者只需出其中一份的錢便可獲得一個編碼,當這件商品所有“等份”被完全售出后,系統會抽取一個編碼作為幸運編碼,此幸運編碼的擁有者即可獲得該商品且無需支付其他費用。同一件商品可以購買多次或者一次購買多份,購買的越多,獲得商品的概率就越大。付款后,編碼不論被抽中與否,均不退款。
以一輛2016款寶馬3系320i轎車為例,假設其在某1元購商城的售價為388888元,商城會將其分成等值的388888份進行售賣,網民只要出1元即可參與這場“云購”,在規定時間內,當購買人次達到388888后網站就會開獎,最終將有一位贏家抽得中獎號碼后,寶馬車也就歸這位中獎者。
中國電子商務中心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已有上百家垂直“抽獎式購物”平臺,多家大型電商、互聯網企業涉足此類“一元購”業務。這些平臺的用戶規模在數千萬級別,不少網站的銷售額過百億元,以此估算,全國“抽獎式購物”市場規模已超千億元。除了網易、新浪微博,京東、小米、蘇寧、國美、美團等均上線過類似服務,還有眾多名稱類似、玩法相近的小平臺。現在,除了網易、新浪微博以外,京東、蘇寧等平臺仍在以其他的形式運作著一元奪寶業務,并未正式關停。
記者注意到,這類模式最早出現的時間點剛好是在互聯網彩票被禁之后,盡管很多“一元購”網站都打著“眾籌”、“電商創新”的旗號,但實際上是銷售中獎機會,類似國家已叫停的網絡售彩業務。
互聯網法律專家趙占領指出,不管是股權眾籌還是債權眾籌,在購買人做出購買決定之前,對未來的結果是有明確預期的。而“一元購”這種模式,購買人獲得的既不是股權也不是債權,而是中獎機會,所以依然改變不了一元購作為變相博彩商業模式的基本特征。
問題:產品溢價:七千元手機按八千元賣
成本5塊錢一個的雞蛋,實際卻要賣到8塊。為此,賣家寫8張紙條,每條1塊錢賣出,紙條中寫“中”的客戶將會得到這個雞蛋。店家賺3塊,有一個客戶花了1塊錢買到了5塊錢的雞蛋,剩下的7個客戶的錢就全部打水漂了。這樣的場景其實就是“一元購”的基本原型。記者在百度搜索關鍵詞“一元購”后,顯示有此類業務的網站數量眾多,上架的商品種類也繁復。從大額電話充值卡到零食,從iPhone手機到洗衣液,應有盡有。
在瀏覽后,記者發現,“一元購”中商品價格是明顯高于市場上普通電商的上架價格,比如一款64GiPhone6s手機,在一款“一元購”商城上,標價是5099元,也就是需要5099人次參與才能滿員開獎。而京東上同款同規格手機只需4788元。再比如,蘋果目前最新版本的iPhone7手機,在各大“一元購”商城也全部上架,一款“一元購”商城標注的iPhone7plus(128G)手機,價格是8188元,而某東上同款同規格的手機,僅需7188元。
更夸張的是,有網友截圖指出,有“一元購”網站一張5000元的移動充值卡,售價為6000元,堂而皇之溢價銷售,溢價高達20%。
但即便“一元購”頻道的產品價格存在溢價銷售,仍有眾多用戶“前赴后繼”參與進去。在“一元云購”的首頁,記者統計發現,主頁上有80%的商品都實現了100%的參與率,而部分還未達到開獎人數的商品價格普遍較低。
暗箱操作:表面公正實為指定中獎
記者在瀏覽多個網站的“一元購”業務后還注意到,“一元購”的開獎過程幾乎處于封閉狀態,完全由平臺操作和掌握,消費者在這些平臺上根本無法親身經歷開獎過程。不禁讓人質疑,“一元購”的開獎規則缺乏第三方監管,能否嚴格按照公示的規則選取幸運碼完全依靠平臺的自覺性,這同樣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盡管,所有一元購商城都在標榜自己“公開公正透明”,一些商城為了證明公平竟然號稱,中獎號碼直接由中國官方發行的某種彩票開獎結果產生,然后通過相關公式計算出中獎號碼。使得這些中獎號碼的產生,引入了不可控的第三方權威數據,杜絕了平臺方暗箱操作的空間。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央視曾經報道,“一元購”通過多種方法人為控制開獎過程和中獎者,如在后臺添加虛擬機器人,指定機器人中獎;利用PHP編程,搭建平臺,采用“彩票開獎”的方式私下操作中獎號碼;購買者人數不夠時導入虛假會員來湊等問題。
記者查詢政府信息后發現,目前,“一元購”處于監管盲區,工商、彩票等相關部門均不屬于這類業務的監管部門。趙占領認為,“一元購”目前處在沒有明確法律的灰色地帶,但目前的消費熱度和爭議性已足夠引起重視,因此有必要明確職能部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崇明商家網表示:其實這應該屬于工商部門管轄,即便法律存灰色地帶無指定監管部門,但至少屬于超范圍經營,工商部門有權叫停該類業務,目前京東仍存在“奪寶島”業務,正常需求者都是1元1元的加價,而機器人則自動設定上百元上千元加價,如果正常有需求的消費者的話,買了一次就不會再買,至少機會就留給了下一個,但這里就是自動設定好的,最后幾分鐘一下子就到產品正常價位,有些都是維修有問題的產品,消費者需要謹慎購買。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