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據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超市里的新鮮肉菜可能殘留著禁藥,網上美食的背后可能藏著看不見的風險……面對威脅老百姓舌尖安全的這些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在27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作出回應。
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必須履責
通過網絡訂餐APP下單是“吃貨”們的一大樂事,然而在線上美味的背后,線下“黑心后廚”卻屢屢被曝光。近日發布的《“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中指出,要嚴格互聯網食品經營、網絡訂餐等新業態監管,落實平臺食品經營資質審核責任。
畢井泉強調,2016年食藥監總局發布了《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提出只有取得許可證的實體餐飲店才能在網上接受訂餐,沒有實體店不得進行網上訂餐。餐飲企業須保證在店內就餐和外賣餐飲質量一致。
食藥監總局近期發布《網絡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應履行的責任。畢井泉指出,第三方平臺要確保網上展示的食品經營許可證真實,即線下生產經營者必須是實體店,而不是“黑作坊”;要確保送餐過程食物不被污染,因為送餐的物流公司是第三方平臺挑選指定的;要確保對消費者提出的投訴得到及時處理。同時監管部門要及時查處違反相關規定的違法行為。
菜籃子安全:創建“放心肉菜”超市
對于“舌尖上的安全”,老百姓最糾結的就是蔬菜水果中的農藥殘留和肉、蛋、禽、奶、水產品中的獸藥殘留。近日發布的《“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中指出,我國食品安全標準與發達國家和國際食品法典尚有差距,部分農獸藥殘留相關標準缺失,檢驗方法不配套。為打造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升級版、切實解決老百姓“舌尖上的糾結”,食藥監總局開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活動,推動地方政府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以點帶面提高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2017年,食藥監總局將在已開展上述活動的城市中開展“創建放心肉、放心菜超市”活動。監管部門要加強抽檢,倒逼大型超市嚴把進貨關,促進訂單農業發展,讓老百姓買到“放心肉”和“放心菜”。
藥品審評審批:新藥好藥上市有望加快
藥品審評慢、積壓多、審批難問題曾是很多藥企面臨的一大困境,如今這一難題有望全面破解。據介紹,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2015年全面開展以來,一批新藥優先獲準上市,臨床數據真實性可靠性核查取得初步成效,科學高效的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體系初步形成,目前,藥品注冊申請積壓已由2015年高峰時的近2.2萬件降至目前的8000件。畢井泉表示,下一步,食藥監總局將繼續深化審評審批體系改革,全面解決積壓矛盾,進一步激發醫藥產業創新活力。
嬰幼乳粉:實行全過程嚴格監管
畢井泉表示,嬰幼兒配方乳粉功能聲稱必須經過科學實驗的證實,禁止明示或者暗示諸如“益智”“增強免疫力”等虛假宣傳。
他說,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的安全問題始終是食品監管的重中之重,要從源頭、生產、出廠到銷售實行全過程的嚴格監管。首先要堅持源頭嚴控。鼓勵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企業自建奶源基地,不能自建奶源基地的要有穩定而且定期審核的原料供應渠道;落實原輔料進廠批批檢驗的責任。
在過程監管方面,企業要嚴格生產環境、設備運行狀態和設備運行過程的管理,企業要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進行全項目逐批檢驗,建立生產經營全過程追溯體系和產品跟蹤評價規范。
據了解,食藥監總局加大了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體系的檢查力度,堅持“月月抽檢、月月公開”,實現生產企業和檢驗項目“兩個全覆蓋”。
此外,對監督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及其企業,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立即采取措施,下架召回、停產整改,嚴肅查處嬰幼兒配方乳粉假冒品牌的違法犯罪行為。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