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陳誠是滬上某公立小學的學生,從四年級開始,他報名參加了學校的Scratch編程興趣班,一個學期下來,已經能編寫簡單的打怪游戲。從樂高機器人到樂博樂博機器人,陳誠從小就對電腦編程有著濃厚的興趣,父母在編程教育方面的投入也不菲。
面對孩子的學習熱情,是繼續加大投入還是只作為興趣,點到即止?陳媽的內心十分矛盾:“有時候想,與其費盡心機地讓孩子與電腦隔離,不如讓他玩點高級的。但是,四年級后學業壓力日重,而且多看電腦對視力也不好,更擔心孩子沉迷于游戲無法自拔。”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中國,只要和升學關系不大,家長的熱情普遍不高,或不會長期堅持。與教育課外輔導市場的“剛需、全人群”相比,少兒編程顯然是非剛需的,面對的也是一個全新的細分市場。
近年來,關于少兒編程的爭議也從未停止,當有人認為少兒編程教育將成為下一個堪比英語培訓的市場,是人工智能時代的“讀寫能力”時,也有人認為少兒編程只是浮躁的創業者為了追逐資本捏造的又一個泡沫。
資本扎推少兒編程
從2015年的零星閃現,到2016年的扎堆融資,少兒編程盡管在國際市場已經風靡多年,但對于國內教育行業來說,它依舊是一個后起之秀。在創業者們營造的編程夢中,編程不只是一項選修的課外技能,而是與數學、語文并列的基礎學科。
事實上,“編程從娃娃抓起”在過去的幾年里,從一句口號逐漸被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放進了小學生的教育大綱。但是對于大多數家長來說,“編程”仍然是枯燥的代名詞,與兒童教育結合更被認為是匪夷所思。
基于Minecraft游戲學習編程的教育科技公司Piper在2016年獲得了210萬美元的融資,談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其創始人也坦言,和Minecraft的結合有一定困難,因為顯然孩子們對游戲更有熱情,如何用Minecraft培養他們對學習編程的熱情同時不至于沉迷游戲是一個挑戰。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少兒編程產品都是以小游戲的開發作為學習場景。早在2009年7月,微軟研究院發布了一款名為Kodu的XBOX360游戲,該游戲實際上是一款可視化編程語言,其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游戲來幫助小朋友們編程。
基于此,直到今天,很多家長對于少兒編程教育的看法依然頗有微詞。轉型投資人的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表示,在第一次聽說針對青少年的編程教育時,有兩個疑惑,即對眼睛不好和沉迷于電腦。張泉靈坦言,作為00后的家長,如何將孩子從屏幕前拉走是這代家長的頭等難題,而少兒編程無疑是將孩子往電腦前送。
不過,這樣的質疑似乎并沒有妨礙讓諸多少兒編程創業公司在2016年獲得融資。根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少兒編程產品Tynker融資710萬美元,并將中國作為其下一個市場,線上編程教育平臺Codecademy獲得3000萬美元C輪融資,此外還有幼兒編程玩具PrimoToys、奇幻工房、國內少兒編程教育品牌編程貓等。
而在被業內認為是科技電子行業標桿的CES展會上,少兒編程類的產品更是占據了今年CES教育科技展區一半以上的展位。顯然,在接下來的2017年,少兒編程還將繼續成為全球教育科技領域的一大熱點。
家長擔憂被電腦反制
牛津大學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未來20年里有將近一半的工作可能被機器所取代。而現在“人類是主宰機器人,還是被機器人反制”這種話題一再被提及,假如現在不學習編程,就像20年前不會打字、上網一樣。
不過,無論是牛津大學的預測報告還是少兒編程光鮮的融資數據,對于備受“網癮少年”困擾的00后家長們來說,并不會起到寬慰的作用。一位年輕的從事互聯網行業的家長提出的觀點,似乎更能代表大多數家長對于少兒編程的看法,即編程語言是一項相對專業的技能,如果未來不打算讓孩子做程序員就沒有必要從少兒階段學習,即便是未來有做程序員的打算,上了大學之后再學也并不會太晚。
事實上,張泉靈在第一次碰到少兒編程項目時也有同樣的看法,但對于現在的張泉靈來說,編程甚至是一個比英語更為重要的技能,“十年之后,智能語言識別技術完全可以做到讓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可以面對面地用自己的母語與對方交流,而不產生任何代溝。”不過,也有人對于未來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之后持相反的態度,例如工程師出身的李彥宏就認為,發明計算機之后,人類所學習的C語言、JAVA語言都屬于機器語言,而人工智能時代則換成了機器學習人類的語言。
機遇還是噱頭?
喬布斯在生前曾說過:“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編程,因為它教你如何思考。”除了喬布斯,包括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等在內的眾多名人,也都呼吁讓少年兒童參與到計算機編程中去。
而在近幾年,少兒編程教學在不少發達國家已經很流行。早在2014年,英國政府通過新的政策,規定5歲以上學齡兒童必須學習電腦編程課程,隨后法國、美國也將編程列入初等教育選修范圍內。對于國內市場來說,進入體制內成為少兒編程謀求發展的最大突破口。在去年9月份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到學校要探索STEAM教育、創客教育。
STEAM是五個單詞的縮寫: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gineering(工程),Arts(藝術),Maths(數學)。STEAM是美國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議,即加強美國K12關于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教育,并鼓勵學科融合。
而編程教育被認為是一項與STEAM教育高度契合的教育模式。業內表示,少兒編程對于基礎教育具有巨大作用,不僅在數學、邏輯、設計思維和程序設計等基本技能上,在跨學科學習和融合學科實踐上也具有正面效果。此外,同時在培養少兒的創造性、團隊協作以及數據和系統思維能力等高階能力。
編程貓創始人李天馳表示,長遠看,編程的市場一定是非常大的市場,而且少兒編程有一個巨大的窗口機會,就是人工智能的事件會越來越多,這將打開人和人工智能對話的窗口。從投資的角度,張泉靈表示,編程的延展性是比較大的。因為孩子和大人的編程方式不一樣,大人的思路就是直接完成編程任務,但孩子編程是在線上編一個完整的劇本。這就不僅僅拓展到了文學,而且還有可能延展到藝術。未來,孩子或許可以一邊學習編程,一邊把數學、生物、物理、化學都學到了。從編程到學科,這是投資人最感興趣的。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