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我在中華英才網上找了份工作,面試時還交了體檢費、保險費,對方承諾7月底就能入職。現在快一個月過去了,工作遲遲沒有下文。”王先生近日致電,講述了自己求職被騙的遭遇。
記者了解到,和王先生有相同經歷的人不在少數。一些不法企業通過網絡平臺發布求職信息,以“高薪”、“福利好”為賣點,吸引求職者上門,騙取體檢費、保險費等。
在本報介入下,勞動監察大隊、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開展了聯合執法。然而,執法人員坦言,由于違法成本較低,再加上網絡平臺的推波助瀾及監管漏洞,徹底整治黑中介仍有一定難度。
月薪近萬招港口擦拭工求職者交費后工作石沉大海
王先生說,自己原本在昆山某企業上班,7月初偶然在網上看到了“上海久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招聘啟事,稱:急需港口擦拭工,實習期月薪為7500元,轉正后高達9500元,還能包吃住。這份高薪且福利好的工作吸引了他。
“我通過頁面上的電話,和久花的人事經理取得了聯系,第二天就跑來面試,但沒想到此后卻是圈套一個接著一個。”王先生說,先被告知要去位于海寧路1399號的金城大廈面試。填完表格后,面試官又要求他前往虹口區某私人醫療機構進行體檢,王先生為此交了299元體檢費。
“拿好體檢報告,我再次回到金城大廈。這時,對方又開了張報到單,要我去真南路1111號交一筆180元的保險費。他們說,這樣才算正式入職。”隨即,王先生馬不停蹄趕往指定地點繳費。輾轉三區,終于辦完所有手續后,王先生喜滋滋地等待入職通知,卻再也沒接到久花國際貿易公司打來的電話。
“我嘗試著去金城大廈找他們,辦公室里的人說不歸他們管,真南路才是總部,又跑到了真南路,直接被轟出來了。”王先生沮喪地說,直到這時,他才意識到被騙了。
本報記者探訪兩處招聘點隨口編的名字也說能入職
“上海久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究竟是家什么企業?記者先后走訪了金城大廈及位于真南路1111號的上海國際包裝城。
在金城大廈1502室,記者見到,約15平方米的辦公室里擺放著2張辦公桌,兩名男子守在屋內,等待應聘者上門。左側茶幾上,有一沓空白“面試申請表”。記者佯裝替人咨詢面試進展,與其中一人聊了起來。
“公司肯定是要他的,但入職總有些流程要走,還有這么多人要安排,讓他在家等電話就行了。”男子沖記者舉了舉手邊一疊厚厚的登記表說道。
“那到底什么時候能入職呢?能幫我查一查嗎?”再三堅持下,男子打開電腦,問起了應聘者的姓名。“王大平。”“快了快了,已經排到他了,月底前能入職。”男子頭也不抬地回答。然而,“王大平”只是記者隨口編造的姓名。
而號稱是久花總部的上海國際包裝城又是怎樣的光景?據觀察,包裝城外表破亂不堪,大堂里未設任何指示牌,也沒有保安。一進門,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異味。
在求職者報到、交費的906室,記者自稱朋友交了錢卻沒得到工作,需要討個說法。一名自稱單經理的男子表示:因員工人數太多,無法給出具體入職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906室沒有門牌,只貼著了一張畫有箭頭的A4紙作指引;整個辦公室里空蕩蕩的,連單經理的辦公桌上也空無一物,像是臨時租借的場地。
在記者停留的時間段里,就有一名背著行李的年輕男子手執“報到單”,興沖沖地來交費。
英才網上的“認證企業”線下搖身一變成黑中介
根據王先生的說法,是在中華英才網上看到了這家公司的招聘啟事。記者順藤摸瓜,發現在中華英才網上,這家騙子公司竟然顯示為“認證企業”。
“轉正后12000元/月;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公司繳納各項保險;公司統一安排食宿,被褥免費發放;所有員工年底都有一個月帶薪年假,年后到崗發放……”在中華英才網上,記者見到了“久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發布了多個崗位的招聘啟事,待遇誘人。在企業名稱旁,赫然標著“認證”標志。對此,客服人員解釋稱,“認證”意味著企業有營業執照及行業許可證,是可以信賴的單位。
線上被標榜為“認證企業”,線下卻搖身一變成了“黑中介”。除了審查證照,平臺是否還有其他的監管渠道及投訴機制?客服人員坦言,在英才網上發布招聘信息都是免費的,企業線下到底做啥他們也不清楚。
“有求職者投訴后,我們會先對企業賬號作禁用處理,并由審核組再度進行審核,具體審核手段不便透露。”客服在一天后回復本報,經查,久花國際貿易公司的確存在向求職者收費等不良記錄,英才網將不再發布相關招聘信息。
“狡兔三窟”鉆監管漏洞違法成本低致黑中介猖獗
針對“久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存在騙取求職者體檢費、保險費等情況,本報聯系了相關監管部門。
據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介紹,本周他們已會同公安對海寧路1399號1520室進行了聯合執法檢查。經查,該公司未取得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及資質,目前已被依法取締。而在普陀區勞動監察部門的介入下,已退還王先生的中介費用。
不過,執法人員坦言,由于違法成本過低,非法勞務中介又多半隱匿商務樓宇等因素,再加上網絡平臺推波助瀾及監管漏洞,要想做到徹底整治沒那么容易。
“這些中介往往一間房、一張桌子就能開工了;監察人員上門處置,卷簾門一拉,關掉;等到監察人員走了又重新開張,很難徹底杜絕。”據普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名工作人員透露,執法部門也沒有辦法日日在現場蹲守,執法速度再快,也比不上部分知名度比較高的網站發布“黑中介”招聘消息的速度快。
一般情況下,取締非法黑中介還需要多部門聯合執法,而多部分聯合執法本來就有難度。“尤其是,如今這些中介為躲避處罰,特意選擇跨區經營,設立多個面試點,而區縣都是屬地化管理,這樣跨區的聯合執法難度就更大了。”工作人員說。
近年來,非法勞務中介隱匿商務樓宇的現象突出。針對這一情況,靜安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強對商務樓宇的監督檢查,對商務樓宇物業部門進行走訪調查,并對樓內部分企業開展抽查。
遇到各種名目的收費求職者需謹記“五看”
一方面是政府應加強監管,另一方面,求職者也應提高警惕,以防被騙。
據勞動監察部門介紹,除了體檢費、保險費,騙子的“收費”伎倆五花八門。有的是給領導、主管的“見面禮”,有的是所謂“檔案費”、“IC卡”辦理費;有的則是服裝押金、辦公用品押金等。為此,廣大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遇到各種名目的“收費”,一定要注意“五看”。
一看:《上海市職業介紹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是否齊全;二看:上述證照是否上墻(復印件無效),《上海市職業介紹許可證》必須是在有效期內使用的原件;三看:有無物價部門頒發的收費許可證,是否將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明示;四看:職介機構收取中介費是否開具稅務部門監制的發票;五看:經營場所是否正規,并非臨時租借的簡陋場所。
勞動監察部門表示,凡是要“收費”,求職者必須要警惕,一旦交了費用,很難得到退還。廣大求職者要盡可能到政府開辦的公益性職介機構去找工作,在求職過程中簽字、交費要慎重,要注意主動向用人單位提出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注意保管相關書面憑證。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