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今年以來,電信行業提速降費一直是眾人關注的熱點話題。而記者調查發現,當寬帶運營商進駐上海一些老小區后,便開始一家獨大,無論小區居民對其價格、服務是否接受,他們只能選擇安裝其寬帶。
暗訪:裝哪家寬帶,居民說了不算
近日,家住青浦區盈賀路云湖公寓的陳女士正為安裝寬帶的事煩心,家里一年1600元的寬帶價格要比同樣網速的其他寬帶接入費用貴了1200多元。由于平時上網時間不長,陳女士覺得這個價格有些不劃算,可當她打算換裝某民營企業的寬帶網絡時,結果被該企業的客服人員告知“無法安裝”。
無奈下,陳女士又試著咨詢了另一家運營商的寬帶業務,可客服人員給出的回復是“出于各種原因公司無法進入該小區”。小區只有一家運營商的寬帶能用,陳女士沒有選擇的余地。
記者隨后同小區物業方面取得了聯系。對于寬帶安裝問題,一位物業工作人員先是表示,“居民想裝哪家就裝哪家,”后當被問及具體寬帶商時,她說“那些小公司的寬帶我們搞不清楚,另外兩家運營商我也不知道”,最后她表示,裝寬帶的事情和物業沒任何關系,不應該打電話找物業。
在云湖公寓走訪時,記者繞行小區一圈后僅看到一個標有某家運營商標志的網絡箱。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對于小區里到底能裝幾家寬帶商的寬帶她并不清楚,但據她所知家家戶戶裝的應該都是同一家運營商的。
陳女士的無奈并非個例,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寬帶選擇權受限的問題仍是滬上不少小區的“頑疾”,一些小區甚至存在寬帶運營商“一家獨占”的現象。
為什么其他寬帶商沒有進駐該小區?是不愿進,還是進不去?
記者先撥打了上海三家主流民營寬帶商的客服熱線,通過地址查詢,此三家企業的回復均為“無法安裝”。此后,記者就此又分頭咨詢了兩家未進駐的運營商。
一家運營商工作人員表示,無法進駐的原因,他們也不好說,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現在這個小區沒有他們的線路,所以無法辦理寬帶業務。對于是否本就不愿意進入這個小區?工作人員一口否認了這個說法。
另一位運營商工作人員還向記者透露,“一般舊小區就是誰已經做進去,那個網絡箱就是誰管,后面的人要做,就需要物業和先做進去的公司一起開箱子,他們如果不肯,我們就沒有辦法,我們如果硬做,就有可能被剪斷線。”
分析:部分小區存在先到先得的“占座”規則
資深通信產業專家付亮告訴記者,小區寬帶選擇權受限,或者說某家運營商存在壟斷嫌疑的情況很容易出現,也很難避免,國內許多城市都存在這樣的問題。究其原因十分復雜,但不排除小區物業、開發商或是已經進駐的寬帶商出于各自利益,而從中作梗。
付亮說,很多小區在最初開發建設的時候,由于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沒有鋪設過網絡。不像近幾年新建的小區,寬帶設施的投入用的是業主們自己掏的錢,很多老小區的寬帶設施都是運營商來掏錢投資建設的。
“甚至當時運營商為了建設網絡,是向物業管理公司花錢買的進入權,然后再自己建。這個時候,要是有別的運營商想要第二第三個進來,那先來的那家運營商肯定會有一定意見了。”
記者了解到,要把寬帶鋪到小區、接入用戶家里,就必須要有電信設備間、管溝、管井、槽道、配線等這一整套設施。而當一家運營商率先進入一個小區,完成了這些設施的建設后,顯然在和其他運營商的競爭中,它就有了天然的優勢。
當其他運營商想要進入時,會出現物業公司和原有的運營商不讓使用槽道、管道的情況,這樣后進入的運營商只能自己去建設新的管道和槽道,首先會對小區業主產生打擾,其次也會造成投資浪費。
運營商即便將光纖安到業主住宅門口,但若與物業談不攏價格仍無法進入小區。付亮表示,“小區收取‘入場費’的現象各地都有,有的是合理的電費、服務費,有的則是不合理的,據我所知也會有物業要求高達40%-50%的利益分成。”
采訪中記者獲悉,除了要承擔高額的前期投入,目前一些后進入的寬帶商還需要承擔更大的市場風險。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譬如一個小區有500戶用戶,有400戶用戶已經選了一個運營商了,別的運營商或許就會擔憂沒有什么用戶增長空間了,而且400戶用戶都簽了兩年的合約,那他們也就可能主動考慮不會再進來了。
也就是說,居民寬帶選擇權受限,一種原因出于其他寬帶商想進卻進不來,另一種原因也可能是其他寬帶商考慮到用戶增長空間不大等因素,而主動放棄了戰地。
“也有這樣的情況,在某些區域,幾家大的基礎運營商之間會存在一定的‘默契’,‘劃區而治’。”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譬如東街的小區歸某運營商進駐,西街的小區都歸另一家運營商進駐,再放幾家民營企業進入產生一定的競爭,但從規模來講,肯定還是大的基礎運營商占優勢。
在奉賢區新建東路上的萬隆花苑,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幾家民營企業的寬帶價格便宜,小區也都可以裝,可從網絡質量來說,相對就不那么穩定了,但如果要裝大公司(指三家基礎運營商)的寬帶,我們小區只有一家可以選。”
“不論是出于什么原因,選擇權有限、選擇權不充分,最終受到利益損害的還是消費者本身。”該業內人士說。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