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最近,有消費者登錄某知名海外購物商城網站,在“我的訂單”里卻發現,昨天剛發生的訂單居然神秘消失,想要退款,卻在官網“我的個人主頁”里中了釣魚網站的招,頃刻間被劃走巨額錢財。
不少網友近日投訴稱,在該網站購物掉入詐騙分子的陷阱。在一個名為“維權”的QQ群里,共有50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受害者,全是因經歷該網站隱藏訂單、個人主頁被篡改信息類似的騙局而受騙上當的。令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么發生這么多用戶遭遇詐騙的事件后,問題依舊沒有解決。“該網站為何不能完善隱藏訂單和個人主頁這兩個功能?”
在專家看來,類似的維權難度很大,因為無法證明該網站在其被騙的過程中具有過錯、與被騙結果存在因果關系。而向警方報案等待調查,似乎成為目前唯一的出路。
個人主頁暗藏詐騙鏈接
李小姐最近在該網站訂了批書,不久便接到一個陌生手機的來電,稱她的訂單因故被取消,需要其登錄官網查看,并配合完成退款操作。不料,正是這一操作,讓她對隨后發生的事放松了警惕。
和往常一樣,李小姐在官網上輸入賬號、密碼,進入“我的訂單”頁面,查詢自己前一天提交的訂單,卻發現無論是在“未處理或正在處理的訂單”還是“已取消的訂單”的頁面中,都沒有查詢到相應的購買記錄。
正當她疑慮之時,這一結果似乎早就在“第三方商家”的意料之中。“對于為何找不到昨天的訂單記錄,電話中的客服解釋稱,是由于系統問題導致訂單信息消失,需要進入官網的‘我的個人主頁’選項,按照提示進行操作。”李小姐說。
經過“第三方商家”的提示,她在其賬戶中,找到了“我的個人主頁”,并在上面看到了關于訂單問題和退款流程的描述。
想到上述退款信息都是在官網上顯示的,并且其中給出的商家電話與來電電話一致,李小姐便沒有過多懷疑,點擊了其中的鏈接,進入所謂的“退款中心”。從頁面內容來看,這個“退款中心”網站上有著與該網站官網一樣的元素和設計風格。但事后證明,這只不過是網絡詐騙分子制作的釣魚網站而已。
在這個釣魚網站上,李小姐輸入了自己的信用卡信息及其銀行卡的交易密碼,隨即信用卡就被刷走40000元。
網站上出現這樣的問題,并不是第一次,受害者也遠不只李小姐一個人。據“維權”QQ群一位受害人透露,早在2012年開始,就有受害人曾在百度貼吧上爆料遭遇了此類騙局。從群文件中所提交的受騙記錄來看,受害人的受騙時間集中在六七月份,金額從幾百元至上萬元不等。
消費者賬戶或遭不法分子登錄
“為什么騙子對我的訂單信息了如指掌?為什么登錄官方網站,查詢不到我的訂單信息?為什么在官方網站的‘我的個人主頁’頁面中,會存在關于訂單問題和退款流程的詐騙信息?”帶著這些疑惑,李小姐致電官方客服。
官方客服稱,她一開始登錄賬號查詢訂單信息時,確實是在官網上進行的操作,只不過訂單信息被不法分子隱藏了,因而在訂單頁面中查詢不到相關記錄。“我的個人主頁”也確實是該網站所推出的功能頁面,只不過這個頁面上的信息,可任由登錄賬戶的使用者編寫,所出現的詐騙信息,應該是不法分子所編造的。
客服人員解釋,該網站設置的“隱藏訂單”功能是為了方便一些用戶忽略部分訂單,從而在訂單頁面中查詢不到相關信息;而個人主頁功能,實際上是一個用戶個人介紹等資料的展示頁面,其中的內容由用戶自行編寫,并不會出現任何官方的訂單或賬戶信息以及退款要求。有可能是不法分子登錄了李小姐的賬戶進行了相關操作,建議她更換密碼。
“我的賬戶為何會被不法分子登錄?該網站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也沒有采取任何其他措施。”讓李小姐不解的是,現在很多電子商務網站,在用戶賬戶發生異地登錄、多次密碼輸入錯誤等情況時,都會以短信方式提醒用戶,這樣用戶也能及時提高警惕、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但我自始至終都沒有收到過該網站異常登錄的消息提醒”。
個人維權遭遇舉證難題
在“維權”群中,受害人討論最多的話題,是該網站是否應當對此承擔相應責任。多位受害人表示,不法分子能夠輕易登錄其賬戶,獲取訂單信息并完成隱藏訂單、修改個人主頁信息等操作,可能是由于網站上存在漏洞,或者泄露了用戶賬號、密碼信息,該網站并未盡到維護網站安全的責任。
“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證明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是由于網絡交易平臺的問題才導致泄露、被他人獲取?這一點對于認定相關網絡交易平臺的責任,至關重要。”有律師表示,從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用戶賬戶被盜、黑客攻擊、撞庫、第三方賣家或快遞泄露、內部人員買賣信息等情況,都會導致用戶的個人信息被外界知曉。由于可能導致信息泄露的整個鏈條太長,如果消費者因信息泄露被騙而要起訴該網站承擔相應的責任,維權的難度非常大。“這類侵權訴訟,舉證規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即消費者必須證明該網站在這樣的信息泄露導致詐騙的事件中存在過錯、與消費者被騙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可是消費者根本無法舉證,想贏得訴訟非常困難。”業內表示,不過,像此次大批該網站用戶遭遇網絡詐騙,應當基于高度蓋然性原則,法院可以審視該網站在用戶數據保管、網站登錄、數據傳輸等過程中采取了怎樣的安全保障機制,是否能夠發揮安全保障作用,可以考慮將舉證責任合理地歸于該網站,由其證明是否盡到了安全保障義務,從而考慮是否免除其相應責任。
業內人士建議,該網站作為互聯網服務提供方,應當采取必要的技術手段,保障其系統安全和用戶信息安全。此外,出于保障消費者權益的考量,該網站不妨學習其他網絡服務提供商,均應施行先行賠付制度。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