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記者昨天從市交通執法總隊獲悉,因其為不具備營運資格的駕駛員或車輛提供召車信息服務等違法行為,累計對包括滴滴、優步、易到、神州在內的4戶召車信息服務商開出5張罰單,處以10萬元罰款。截至目前,滴滴、優步、易到已完成行政處罰。但是,神州平臺經過多次案件催辦,仍拒不配合執法工作,不接受行政處罰。
據介紹,市交通執法總隊對1年來的違法案件情況進行梳理時發現,滴滴平臺上存在外牌車輛和私家車非法參加客運經營情況。針對平臺對注冊駕駛員及車輛審核不到位、內部管理不嚴、存在非法客運等情況,市交通執法總隊組織對企業開展上戶檢查,根據歷史案件信息比對情況和現場上戶檢查結果,確認滴滴平臺為不具備營運資格的車輛提供召車信息服務的違法事實,并于2016年1月予以立案,再次對滴滴平臺開出10萬元罰單(2015年已開出首張罰單),并于3月28日向滴滴平臺出具《行政處罰案件催辦告知書》,明確表示將就其違法行為作為失信企業記錄納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
自2014年8月1日《上海市查處車輛非法客運若干規定》和《上海市查處車輛非法客運辦法》實施以來,市交通執法總隊在加大非法客運日常執法監管力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源頭監管,加強對召車信息服務商為不具備營運資格的駕駛員或者車輛提供召車信息服務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已累計對包括滴滴、優步、易道、神州在內的4家開出5張罰單(其中,滴滴2張),對其處以10萬元罰款。截至目前,滴滴、優步、易到已完成行政處罰。但神州平臺經過多次案件催辦,仍拒不配合執法工作,不接受行政處罰。
下一步,執法部門一方面將繼續加大對違規網絡平臺的查處力度,切實督促平臺加強內部管理,把好駕駛員和車輛審核關,加強企業自律;另一方面,針對神州等逾期未接受行政處罰的企業,執法部門將組織對企業開展聯合約談、上門送達法律文書、將其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失信企業目錄。
是平臺監管不力還是職能部門之惰
在上海各郊區黑車是乘客無奈之選,公交不完善線路不合理是主要原因,為什么在黑車問題上也未見職能部門好好去解決公交線路問題,卻在網絡平臺上大打處罰牌?是真整頓還是真罰款撈錢?
有道理罰沒道理就不該罰
每次問題發生都是先通過媒體曝光,然后直接就是處罰,平時職能部門都去坐辦公室舒服去了,神州平臺拒罰有其客觀存在的道理,真整頓就不應該是動不動就以錢來處罰,而是在監督上做到位,職能部門自身都沒做好,又何談罰別人?在整頓問題上,也沒做到進一步規范,這些明顯問題都出在了中國式執法上。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