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近期,發生于北京的一起醫療糾紛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一名女研究員因妊娠入住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后突發狀況,不幸離世。導致孕婦死亡的病因是主動脈夾層,事件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每年,各地都會有不少主動脈夾層患者死亡。倒在這種疾病下的名人也不少,愛因斯坦、李四光以及美國昔日的著名女排名將海曼等人,都是死于此病。
主動脈夾層其實并不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都可能引起主動脈夾層。一旦主動脈夾層破裂,大出血就很難避免。所以這種疾病相當危險。
那么,什么是主動脈夾層呢?
從人的左心室出來的動脈,就是主動脈,是人的所有血管中壓力最大的血管。它分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與降主動脈三部分,從心臟處一直延伸到腹部。主動脈相當于供水官網的主水管,血壓最高,如果這部分血管出現了問題,就會存在巨大的風險。
主動脈血管問題最常見的是主動脈夾層和主動脈瘤。人的血管壁分為內膜、中膜、外膜,中膜主要由平滑肌組成,而內膜和外膜較薄。當主動脈硬化或某些因素導致主動脈內膜出現裂口時,主動脈血液便會進入這個裂口,流到內膜和中膜之間,在血壓作用下試圖打開新的通道。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病人會感到胸口、背部或腹部劇痛。在血壓持久作用下,夾層處的血管內膜會再次出現破裂,血流稍顯通暢;或是血液對血管中膜產生較大壓力,導致主動脈血管壁被撕開,而血管外膜根本無力應對血液的巨大壓力,從而出現類似于洪水決堤的體內大出血,短時間內,患者血壓驟降,發生猝死,常常來不及實施搶救。
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夾層類似,只是前者更像人們所說的輪胎鼓包,后者則是“里面”出了狀況,兇險程度不分上下。
主動脈夾層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壓、動脈硬化、吸煙等。先天性的血管病變以及一些遺傳因素,比如馬凡氏綜合征、特納氏綜合征等,也會導致主動脈夾層。海曼便是馬凡氏綜合征所導致的主動脈夾層。另外,妊娠也是主動脈夾層的一個高發因素。
最為常見的主動脈夾層原因,就是高血壓。幾乎所有的主動脈夾層患者,都在血壓方面有問題。正因為如此,高血壓患者應該在嚴格控制血壓的同時,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最好能夠定期進行檢查,只要及早發現主動脈夾層,爭取時間進行手術置換血管或介入治療,都能最大程度上減少主動脈夾層破裂的猝死風險。
預防應從控制血壓入手。高血壓患者要戒煙限酒,切忌暴飲暴食、熬夜,不能過于疲勞,平時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高血壓患者出現胸背肩部隱痛或撕裂樣疼痛,最好立即就醫。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