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近日,一條“美團酒店刷單調查:銷量、評價等都可以是假的”的新聞刷爆各種客戶端。打開某寶,輸入“美團賬號”關鍵字進行搜索,結果顯示有332項關于美團的刷單“商品”在售,而且,有些店內還提供詳盡的刷單“攻略”。
電商刷單并不是新鮮事,從最早的某寶商戶公開刷鉆,到現如今UBER司機刷單洗錢;從原來的個人店鋪的單打獨斗,到一線品牌商家的集團軍作戰;從底層刷單苦力、平臺供應直至賣家需要,電商刷單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并伴隨著電商產業在逐步壯大。
據了解,根據商品和平臺的不同,店主每刷一單的成本在5元到25元之間?!斑@已經占商品平均利潤的20%左右”。某店主如是說。既然成本不低,為什么還要刷單?
一家服裝品牌的區域代理李先生說,流量是店鋪的生命,只要有流量,啥都能賣出去!現在,絕大多數電商的自然排名機制就是,銷量大的排名靠前,而排名靠前獲得巨大流量,進而提升銷量。這是個循環!而且在電商大促活動期間,銷量高、評價好的商戶才能報名,刷單也是保證能參與平臺活動的手段。不是刷不刷的問題,是刷多少的問題。
另外,電商的信譽機制也促使刷單問題不斷滋長。信譽低、銷量小的商品,很難成單。刷單可以提升店鋪信譽,提升店鋪的排名,提升寶貝銷量。李先生說“這樣的機制,使我不得不刷。”
事實上,不僅僅是個人商戶在刷單,主流品牌也在不同程度地參與其中。國內知名布鞋品牌的網絡銷售經理說:“平臺大促當天,我的成交額都過了千萬,但是其中有一半是水分?!?/div>
刷單傷害了誰?據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某寶有1.1萬網店刷單,只有89家受到處罰。僅2013年,某寶虛假交易賣家就有120萬家,涉及交易約5億筆,虛假交易買家賬號800萬家,交易額超100億元。
刷單不等于售假,但是售假一定刷單。消費者理所當然是刷單盛行最直接的受害者。
其次,刷單者、職業刷單公司本身均可能違規違法。律師強調,這類刷單行為,在民事行為上可認定為欺詐行為,如果刷單涉及金額很大,損害了責任方的相關權益,且滿足捏造合同事實等條件的情況下,則有可能被定性為“合同詐騙”,此時,應追究其刑事責任。
同時,“刷單”已經破壞了競爭秩序,刷單使市場交易偏離了公平競爭的軌道,網購生態環境將進一步惡化。一旦由于“刷單”引發消費信任體系崩塌,對于電商發展是致命的。
面對刷單、炒信行為,電商平臺最初的做法是,試圖運用復雜運算手段來甄別虛假交易,存在虛假交易的,將會面臨刪除好評、店鋪無法在搜索結果中顯示等。但是從過往的經驗看,效果并不太明顯。
最近淘寶、天貓一則“成交記錄、銷量不再顯示”的消息,讓我們看到平臺方試圖在規則層面進行修正的努力。業內評價,隱藏成交記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一些商戶的刷單行為,畢竟當某一標準不再是購買因素的時候,也就沒有人會為此再費心機。
另外,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積極推動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消費信用大數據監測與評估、開展電商重點承諾與跟蹤評價等工作,為電子商務發展創造健康積極的市場環境。據透露,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質檢總局將共建“全國電子商務質量大數據應用中心”,此舉有望進一步遏制愈演愈烈的網絡售假,通過數據分析來提升相關職能部門的執法水平。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