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在打造國際生態島同時,崇明縣政府正著手對畜牧養殖等行業紛紛實行減量化措施。據透露,“十三五”期間,崇明農場區域將整治關閉16家防疫、糞污處理基礎設施差、生產水平低、養殖規模小的豬場。
而近期,光明食品集團旗下上海長江總公司卻逆勢而為,高標準建成了第一座5萬頭規模化豬場。根據規劃,未來5年內,崇明農場區域,光明還將新建和改擴建6座具有先進生產工藝、現代化的高水平生豬養殖場。
生態島上建豬場,到底有哪些不一樣?
“豬倌”有空打籃球
記者日前來到這座新建豬場——前進畜牧二場,迎面吹來一陣陣海風,卻沒有夾雜著傳統豬場那種刺鼻臭味。在生態島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這座現代化豬場矗立在廣闊農田上,顯得十分搶眼。
幾位豬場職工,正利用閑暇時間,在籃球場上打籃球。“以前,投料、清糞、保溫都要人干,活兒堆得滿滿的,哪有時間打籃球啊!”一位曾在老豬場待過的飼養員告訴記者,新建的豬場上馬了大批自動化設備,養殖過程中的大多數勞動由機器代替,職工的休閑時光多了不少。
當前,正值冬季,豬舍保暖是一項重要工作。記者看到,操作人員只需在設備上輸入一定的溫度數據,整個棚舍的保暖工作就完成了。
平日里,場內職工更多是對設備進行維護,養豬不再成為一件“臟苦累”的活兒。據介紹,該豬場采用國際先進的設計理念與工藝,已實現生豬養殖過程的全程自動供料、自動清糞、自動環控與種養結合生態還田。
目前,這座5萬頭規模的養豬場,擁有管理人員與技術團隊30余人,勞動生產率明顯高于傳統豬場。
豬糞100%資源化利用
“你知道為什么豬場里聞不到臭味嗎?”豬場負責人介紹道,該豬場采用了最新的生物技術對糞污進行處理,有效降低圈舍里氨氣等有害氣體及糞便的臭味,保證了動物機體、環境良性循環。
據介紹,豬場內建有數座圓形沉井,這是收集糞污的集糞池。糞水由各豬舍經地下網絡排污管道進入集糞池,經潛水泵從集糞池抽入干濕分離池。由干濕分離機分離后,干糞進入干糞大棚做有機肥料原料,糞水則進入氧化塘產生沼氣用于發電,隨后分別經過曝氣調節池、厭氧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繁殖管及生物集成反應器,最后經自然凈化池后,達到排放水要求,實現生態還田。這樣,不僅解決了過去養殖場的臟臭問題,還變廢為寶,有效降低豬場的生產成本。
立足崇明生態島的定位,長江總公司的養豬場通過種養結合模式,使每畝耕地生豬承載量控制在3頭以內,同時采取一整套糞污處理方式,全面實現了生態循環和糞污資源化利用。
生豬也有專屬運動場
記者看到,豬場內還建有專門的生豬運動場,可以供生豬嬉戲玩耍、享受日光浴,還能保證運動量,這有利于提升動物免疫力及肉制品品質。
畜牧養殖專家介紹,以維護生豬的機體健康為核心,現代化養殖場適時調控環境因素,不斷改善福利條件,盡力遵循生豬的天然生物屬性,使之在充分表達天性的狀態下生長發育,可最大限度減少疾病發生,最終生產出無公害的畜牧產品。
據悉,這座豬場就是以“健康、生態、安全”為養殖管理理念,運用動物生理學、營養學、生態學以及供應鏈管理系統學,通過標準化飼養、精細化管理、程序化免疫、科學化防疫等措施,力求建立一套健康生態安全的生豬養殖模式。同時,豬場管理方還對飼料、獸藥等投入品進行嚴格的監控,防止藥物殘留。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