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一眼近視,一眼遠視,像這樣常年視覺“過山車”的病人并不少見。以往醫學界通常采用兩只眼睛共同手術的方式進行矯正治療。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昨天透露,該院在國際上首次報告成功研發自體角膜透鏡技術,經過兩年臨床試驗和觀察,這一創新技術已基本成熟,在進一步穩定后,拓展利用空間。
一位來自江蘇的小伙子是這一領先技術的受益者,現已移居澳洲,他曾經一眼遠視輕度弱視,一眼近視。以往的措施是雙眼都要切削微量角膜進行治療。兩年前,他接受了近視全飛透鏡再利用的手術,遠視眼也被治好且非常穩定。
“一刀下去,切下來的角膜除了扔掉,還有沒有別的用處?”上海激光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副主任周行濤教授說,他在臨床上接診了大量病人后深感,近視手術切除下的角膜其實是一種具有高度再利用價值的人體“透鏡”。經過長達兩年攻關,他先在兔子、猴子等哺乳動物身上開展研究,隨后開始運用于臨床上,目前已為6名病人成功開展自體角膜透鏡手術,病人術后預后相當不錯。
手術過程中,醫生操弄著一雙“光影魔術手”,先將近視左眼的角膜切下一片,然后再將形如凸透鏡的新鮮角膜移植到遠視的右眼。周行濤說,近視和遠視的原理正好相左,遠視眼需要用凹透鏡矯正,對左眼來說多余的角膜恰恰是治療右眼最需要的“矯形器”。取下的角膜植入右眼的過程也很魔幻,醫生要先在右眼角膜上開出一個微小的“口袋”,再將厚度僅50微米的角膜“塞”到“口袋”中,傷口幾乎沒有痕跡,手術是否成功取決于手上功夫。
據悉,眼耳鼻喉科醫院目前正計劃將這一創新技術擴大運用,如果試驗成功,將有望為遠視眼患者提供一種更高效的治療途徑。
網友回復